题双燕图寄表弟陈安行

君家唫溪北,我家郡城西。

君家梁间燕,我家梁间栖。

我从出镇来,寒暑又三变。

不见故乡春,惟见故乡燕。

挈家吉城边,寓家汴河湄。

燕识主人心,相随不相离。

念君千里隔,见君几时得。

欲令燕衔书,飞归到君侧。

君能弗吾弃,为理白云庄。

愿言共君老,看燕双飞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题双燕图寄表弟陈安行》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和深厚的兄弟情谊。诗中以双燕为线索,通过燕子的迁徙和相伴,寄托了对表弟的思念与期待。

首句“君家唫溪北,我家郡城西”,以地理上的距离拉开序幕,暗示了诗人与表弟分隔两地。接着,诗人将视线聚焦在燕子身上,“君家梁间燕,我家梁间栖”,以燕子的共同生活习性象征兄弟间的亲近关系。

“我从出镇来,寒暑又三变”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历经寒暑变迁,而“不见故乡春,惟见故乡燕”,则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怀念。诗人携家寓居他乡,燕子成为他情感的寄托,陪伴左右,“燕识主人心,相随不相离”。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表弟的思念,“念君千里隔,见君几时得”,希望燕子能传递书信,将他的思念带到表弟身边。他还表达了对未来的愿望,“欲令燕衔书,飞归到君侧”,以及对与表弟共享生活的期盼,“君能弗吾弃,为理白云庄”。

最后两句“愿言共君老,看燕双飞翔”,直接表达了诗人与表弟共度余生的愿望,以及对双燕自由飞翔的羡慕,寓意着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双燕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雪中偶至相国僧舍

精蓝创何朝,规制极殊胜。

阎浮罹劫火,无复庄严盛。

惟馀白足僧,短褐露两胫。

我于大雪中,独立偶乘兴。

难寻金布地,颇讶玉为径。

娑婆绝尘翳,似得天眼净。

冷冷梵呗音,细杂铙与磬。

欣然遂忘返,宿留逮昏暝。

乃知向上机,无台亦无镜。

徒劳费辞说,妙在悟自性。

世无毗耶翁,孰拯众生病。

愿言投空门,跏趺事禅定。

形式: 古风

梦萱堂

忆昔种丹棘,期以怡亲衷。

亲亡故物在,徒使增悲悰。

朝观夕仍对,讵料精诚通。

忽从枕上见,宛与生存同。

欣然载言笑,睇彼阶下丛。

森森鹄觜英,相映慈颜红。

芳茎挺清脩,嫩叶纷葱茏。

斓斑五采服,煜比花色浓。

宜男既非望,且遂忘忧忡。

惊寤忽无睹,寥寥书室空。

想像抱沈痛,泪落如流淙。

起视北堂植,青青凉露中。

形式: 古风

青城怀古

炎宋尚简质,郊丘布为墙。

九门谨阖辟,万卒严周防。

暂置弗劳杵,权施岂须隍。

绵延逮宣政,骄盈更典章。

版筑易缕制,墉壕固金汤。

衮龙狩沙碛,泥马奔钱塘。

奢侈谅宜戒,播辱尤所伤。

陶匏荐明水,维馨仰前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林亭远眺卷

双亲久沦逝,遗榇空山藏。

岁月谅已远,抚昔增感伤。

仪刑渺何之,想像空徬徨。

悠悠人子心,沈痛何时忘。

虚亭纵遥览,竹树森微茫。

轻云敛还舒,列岫纷低昂。

岩松布清阴,溪艇浮沧浪。

骋望极遐旷,白首在异乡。

邈兹九京隔,慨叹徒深长。

行行更回顾,泪下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