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题壁之作

海涌傍吴趋,上有金虎迹。

不见阖闾坟,无复王珣宅。

沿岸朱槛回,侵云孤塔直。

楼台连飞甍,梵宇丽金碧。

春游繁士女,杂遝纷如织。

笙歌咽剑池,粉腻泽顽石。

兹丘亦有幸,产此繁华国。

林壑本无奇,千秋为脍炙。

天公閟全能,人事徒增益。

一榻与一卷,疑是香尘积。

天南有奇峰,飞瀑三千尺。

移之作并观,怅彼挟山力。

幽秘迹难彰,嚣尘名易藉。

物情自古然,长啸曳孤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感慨。首句“海涌傍吴趋,上有金虎迹”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虎丘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遗迹,仿佛能感受到那金虎留下的痕迹。接着,“不见阖闾坟,无复王珣宅”则表达了对古代帝王陵寝的怀念,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沿岸朱槛回,侵云孤塔直”描绘了虎丘岸边的红栏杆环绕,高塔直插云霄的景象,展现了虎丘的雄伟壮观。接下来的“楼台连飞甍,梵宇丽金碧”进一步渲染了虎丘的建筑之美,金碧辉煌的寺庙与楼台相映成趣。

“春游繁士女,杂遝纷如织”描绘了春天时节,虎丘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体现了虎丘作为旅游胜地的魅力。“笙歌咽剑池,粉腻泽顽石”则通过对比,表现了虎丘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风貌,从音乐的悠扬到环境的静谧,再到自然景观的细腻变化。

“兹丘亦有幸,产此繁华国”表达了对虎丘的赞美,认为它有幸孕育出如此繁华的国家。“林壑本无奇,千秋为脍炙”则以林壑为例,说明即使是看似平凡的地方,也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天公閟全能,人事徒增益”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自然的神秘力量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最后,“一榻与一卷,疑是香尘积”可能是指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地点,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天南有奇峰,飞瀑三千尺”则是对南方奇峰的赞美,与虎丘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移之作并观,怅彼挟山力”表达了将虎丘与南方奇峰并列观赏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力的敬畏之情。

“幽秘迹难彰,嚣尘名易藉”反映了对虎丘独特魅力的保护与传承的思考,强调了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保持其原始风貌的重要性。“物情自古然,长啸曳孤策”则以历史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与文化传承的感慨,以及个人在面对复杂世界时的孤独与坚持。整首诗通过对虎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208)

岑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九华之潮阳(其一)

三合化无方,循环如转轴。

密云漫西郊,众阳当小畜。

曰余昧所营,不向灵氛卜。

悠悠松菌资,贞脆两无属。

吾子秉慧质,与道为起伏。

简珠潜沙泥,崇兰托薋菉。

敢以小人心,谬量君子腹。

岁月不华予,逝者一何促。

恒惧朝露晞,德音终不淑。

行矣茂远猷,怀哉嗣芳躅。

形式: 古风

送李九华之潮阳(其二)

寒气厉昏旦,屯云结崇丘。

悲风振林薄,巢鸟鸣啾啾。

之子远于役,长川戒方舟。

故人感仳离,置酒临江楼。

念别语款曲,临觞忘献酬。

夕阴敛枉渚,宿莽寒中洲。

往路难久淹,去去情弥留。

匏瓜系墐户,黄鹄摩天游。

修途广以邈,嘉会不可谋。

焉得从江水,从之向东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陈督学(其一)

北极悬文星,灿烂紫微傍。

文明被列宿,牛女先受光。

至人应简命,敷教来炎方。

独持人伦鉴,皓皓如秋阳。

探珠识圆折,采玉辨流方。

茂矣作人化,南国庆思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陈督学(其二)

使君本天人,间气钟三户。

休哉华国器,蔚为斯文主。

神龙当利见,矫矫翔天宇。

挽彼洞庭波,散为南峤雨。

桃李欣向荣,沛然逢甘澍。

声教讫遐荒,一时变邹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