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晁冲之所作,名为《读陈平传》。诗中通过对东汉末年著名谋士陈平的一生功绩与结局的描述,表达了对于英雄末路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刘郎白首尚多疑”中的“刘郎”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这里的“白首”意味着年老,表明即便是功勋卓著如刘邦,在晚年仍然面临许多怀疑和挑战。
接下来的“百战功臣迹转危”则进一步描绘了那些在无数战役中建立功勋的将士们,即使他们曾经的辉煌业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岌岌可危,步履维艰。
第三句“致使文成谢封邑”中的“文成”应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帝刘恒,他在位期间,国家安定,文化发展,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这里的“谢封邑”则意味着即便是功臣,也不得不辞去自己的封地,这里暗示了权力更迭和英雄无常的历史铁律。
最后一句“未如还荐魏无知”中,“还荐”意为再次推荐,而“魏无知”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忠诚而能力不足的将领。这里表达的是即便是在朝廷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英雄们往往因为时势所迫或能力有限而落寞。
整首诗通过对陈平一生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功臣的悲剧命运,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渺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忠诚与能力、功绩与结局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