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留题.歌丰堂

礼乐看公暇,阴阳报岁丰。

四并当共乐,一气已相通。

欢笑壶天上,清虚色界中。

可归犹待月,未放曲声终。

可喜年丰自忙少,岂特明明得欢笑。

三乐光阴谁与知,但向鲁诗寻政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东湖留题·歌丰堂》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礼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以及丰收之年的喜悦与祥和氛围。

首句“礼乐看公暇”,描绘了在闲暇时光里,欣赏礼乐的场景,暗示了主人的高雅品味和对艺术的热爱。接着,“阴阳报岁丰”则点明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丰收,展现了天地间阴阳调和带来的丰饶景象。

“四并当共乐,一气已相通”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不同元素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万物之间内在的联系与统一。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上,也体现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欢笑壶天上,清虚色界中”描绘了欢乐与清静并存的场景,壶天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清虚色界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内心的愉悦与外在环境的和谐之美。

“可归犹待月,未放曲声终”则以月为喻,表达了期待与等待的心情,暗示了某种美好事物即将来临的期待感。同时,未放曲声终,意味着音乐还未完全结束,预示着美好的时光还将继续。

最后,“可喜年丰自忙少,岂特明明得欢笑”两句,直接表达了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之情,并指出这种喜悦不仅仅是表面的欢笑,更是内心深处对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的满足感。

“三乐光阴谁与知,但向鲁诗寻政要”则将话题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探讨了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以及如何通过学习古代智慧(如鲁诗)来指导政治和社会治理,实现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社会和谐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美好追求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东湖留题.醉归亭

醉舞既成乐,醉归还有仪。

涟漪閒自□,浑沌有谁知。

哕哕鸾鸣处,振振鹭起时。

忘归忘未得,方释鲁公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东湖留题.水鉴亭

蘋藻风初定,鸾凤匣已开。

有时开妙象,无处拂纤埃。

乐共世人到,醉从天汉回。

不知谁作记,寥廓卧楼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东湖留题.竹林斋

桃溪出世境,竹林居士乡。

中虚秘天韵,外直凌秋霜。

静久世味淡,翠深人意凉。

触目多俗物,见君何日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东湖留题.湘江亭

休论湘江伪与真,楚花窥影玉霄春。

琴声如鼓如妃子,岂意相投似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