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留题.湘江亭

休论湘江伪与真,楚花窥影玉霄春。

琴声如鼓如妃子,岂意相投似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东湖留题·湘江亭》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江亭的景致与情感交融的意境。

首句“休论湘江伪与真”,开篇即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对湘江的真假之辩置之一旁,转而聚焦于眼前的景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和深刻领悟。接着,“楚花窥影玉霄春”一句,以楚地之花为引,仿佛在晨曦中窥见了玉霄峰的春色,将视觉与想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琴声如鼓如妃子”,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琴声比作鼓声与妃子的轻盈步伐,生动地描绘出音乐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同时也暗示了音乐如同佳人般令人陶醉,引发听者的情感共鸣。最后,“岂意相投似故人”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与音乐之间超越表面的深厚情感联系,如同遇见久违的老友,心灵得到了慰藉与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湘江亭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音乐与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东湖留题.桃溪庵

灼灼芳意闹,涓涓朱弦鸣。

晴光发清浅,翠华相合并。

寒涘通游径,清杯得落英。

且慰浮生劳,勿念閒名轻。

桃溪日日流,弗止何独行。

桃花年年开,既落还复荣。

昔闻避世士,有物应混成。

不行亦不止,不死亦不生。

祇闻庄学羡,俄失何必惊。

此语谁与解,住庵如登瀛。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东湖留题.赠周生

七峰山下无尘客,方寸有能人未识。

风吹山水意飘飘,月照市廛机寂寂。

将使居人闻此声,既澄世虑虚生白。

英华满轴非春能,银钩更有千钧力。

忽然欲运胸中奇,一挥时落云间壁。

何当便跨图南鹏,声意相寻七峰侧。

形式: 排律

经游湆澹留题澄寂轩

湆澹险怪士,气马如狂涛。

趋蹶日万变,风石常相遭。

浮沈有命在,险易如人何。

此累稍稍远,十里无横波。

剑潭澄寂客,注酌无丧得。

狂心到此阑,观水还无观。

蟾光中夜静,银色满襟寒。

谩对浮屠笑,若心应了了。

莫看滩上涌,但取潭中照。

形式: 古风

昭君行

良家有子惠而秀,昔在汉宫谁更有。

入宫见妒名不传,咫尺君王望恩久。

柰何赋分薄如人,却属画工为好丑。

千金买笑那敢当,无赂应嗟落人后。

俄闻召见喜且惊,自以閒雅文轻盈。

将谓君王必回顾,行且遂承恩与荣。

权兼天下失所制,女子未免匈奴行。

此身既系国休戚,君王虽悔难复更。

雪怨云愁竟何语,自小谁知北征苦。

既知中华栖上清,乃托胡人为死生。

平居怅望一成梦,用傃遐荒寻去程。

胸前但殒默默泪,门外已抗悠悠旌。

辕马悲鸣日云远,行经几处单于城。

平沙莽莽春不青,顽阴漫漫天不明。

随无鸳鸯欢悦情,送有琵琶哀怨声。

大抵言意非吾类,眷眷向前愁益并。

宁落家乡作孀妇,焉用阏氏尊予名。

人惟适性乃有乐,未必膏粱胜藜藿。

当时将相若为策,岂意安边用颜色。

君虽不幸功可称,莫道佳人只倾国。

思归曲在人已非,青冢空悲塞南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