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道中

曾历光黄岭百寻,悲伤仆马在岖嵚。

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深。

恐转春风成猛雨,喜逢寒色阁轻阴。

荒陂杳杳无人语,坐拥华貂只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曾经翻越光黄岭那百丈高峰,仆人和马匹都因山路崎岖而疲惫。
回想起往日艰难的山中行走,今日车轮陷入的沟壑却更深。
担心春风吹过会变成猛烈的暴雨,庆幸遇见的是微寒带着轻云的天气。
荒芜的山坡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车中,只能苦涩地吟诗。

注释

光黄岭:地名,可能指某个著名的高山。
仆马:仆人和马匹,代指出行队伍。
岖嵚: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车辙深:比喻行程艰难,车轮痕迹深重。
春风成猛雨:形容气候突变,春风吹过可能转为大雨。
寒色阁轻阴:微寒的天气中夹杂着轻云。
荒陂:荒废的山坡。
华貂:华丽的貂皮衣,这里可能代指舒适的乘车环境。
苦吟:指诗人苦于心情不佳,只能以诗歌表达。

鉴赏

诗人在这首作品中,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行旅途中的画面。"曾历光黄岭百寻,悲伤仆马在岖嵚"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眼前景象的感慨,其中"百寻"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漫长,而"岖嵚"则形容了山路的险峻与曲折。"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深"进一步强化了这次旅途之难超越以往的感受。

接下来的"恐转春风成猛雨,喜逢寒色阁轻阴"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情感体验。春风可能转瞬成为猛烈的雨storm,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让人感到不安,但同时诗人也乐于在严冷的光线下寻找到一丝慰藉。

"荒陂杳杳无人语,坐拥华貂只苦吟"则描绘了诗人孤独行走于荒凉之地,没有人迹,只有自己与华丽的貂皮相伴,此情此景让他只能发出苦涩的吟诵。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清凉寺

白寺荒湾略舣舟,携筇来作上方游。

何年巧匠开山骨,自古精兵聚石头。

故垒无人空向久,高堂问话凛生秋。

云庵快望穷千里,一借澄江洗客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谒吴传正因赠

宴坐足观妙,朝归还闭门。

身居丞相第,室似给孤园。

竞逐浮云驶,难揩古镜昏。

相期荷君厚,商榷有清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谒张文思于湖西不见

绿竹阴深屋数间,篮舆来傍古溪边。

垂杨芳草迷三径,斜日新秋媚一川。

澎湃直连湓口浪,逍遥如泛剡中船。

山阴不见戴安道,回首西风亦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鄂州

绿柳阴阴蔽武昌,汀洲如画引帆樯。

一江见底自秋色,千里无风正夕阳。

暂别胜游浑老大,追思前事只凄凉。

贤豪况有遗踪在,欲买溪山作漫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