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夹浦循转河至同里

江流走西东,断岸分夹浦。

石梁毁何年,涛浪自今古。

下有无底渊,神龙久为府。

舟人罢撑篙,渔子但摇橹。

我船得风便,过此喜无阻。

前临要津路,列栅连水浒。

虽云备盗贼,寔乃妨商贾。

缘溪更寻汇,水浅隘沙土。

空将百尺牵,长年足辛苦。

斜日到人家,腥风起鱼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夹浦时所见的自然景观与社会现象,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深邃的思考。

首句“江流走西东,断岸分夹浦”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江水奔腾、流向东西,两岸峭壁如刀削般矗立,形成了一条狭窄的水道——夹浦的景象。接着,“石梁毁何年,涛浪自今古”两句,将视线转向了时间的长河,暗示着这座石桥可能已历经无数岁月的变迁,而江面的波涛却自古至今未曾停歇,蕴含着历史的沧桑感。

“下有无底渊,神龙久为府”进一步渲染了夹浦的神秘氛围,想象着深不见底的深渊中,神龙长久以来栖息于此,增添了神话色彩。随后,“舟人罢撑篙,渔子但摇橹”描绘了船上人的活动,舟人不再需要用力撑篙,而是轻松地摇动着船桨,渔子则在忙碌地捕鱼,展现了水上生活的独特风貌。

“我船得风便,过此喜无阻”表达了诗人对顺风行船的喜悦之情,强调了自然条件对航行的影响。接下来,“前临要津路,列栅连水浒。虽云备盗贼,实乃妨商贾”揭示了沿岸设置栅栏的目的,既是为了防范盗贼,也限制了商贾的通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安全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微妙平衡。

“缘溪更寻汇,水浅隘沙土。空将百尺牵,长年足辛苦”描述了诗人继续前行时遇到的困难,水位变浅,沙土阻塞,船只只能借助长长的绳索牵引,长期如此必定艰辛。最后,“斜日到人家,腥风起鱼鼓”以夕阳西下、腥风四起的景象收尾,既是对一天行程的总结,也暗示了渔民生活的辛劳与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社会生活的交织,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天竺日暮至山家

苍山何年分,涧道转深邃。

清风响松杉,寒影拂衣袂。

禅关表金刹,名著天竺字。

故人期我游,日午行始至。

虚谷闻磬声,高林霭香气。

普门虽已越,老衲喜能事。

见客遽迎迓,观玩出宝器。

谁知解后间,真率见情意。

舆夫催我还,预恐夕阳坠。

乘兴过山家,林花鸟声碎。

形式: 古风

游玉泉

石池无半亩,中有大小鱼。

水清见鳞鬣,玉壶湛空虚。

我来□观玩,况是春雨馀。

抚掌源复动,涌泉出须臾。

分流向下方,冷冷响沟渠。

傍有高低田,稼穑蒙沾濡。

造化存妙理,昼夜无停机。

尘缨未能洗,一酌情自怡。

因思漆园吏,濠梁兴何如。

形式: 古风

送雍大尹

雍侯生间气,世家出名族。

早年入黉官,万卷书曾读。

献策来长安,名载登科录。

小试才视篆,庶事多练□。

阳春本无私,群物俱照烛。

兹当朝会年,报政趍黄屋。

云霄高九重,雨露期沾沐。

黼黻赞嘉谋,庙廊寄芳躅。

光华信难掩,比并潘玙玉。

功业讵偶然,董狐题污竹。

形式: 古风

绛山书院图

绛山高峨峨,绛水流汤汤。

山水出雄固,城池建封疆。

万家烟树迷,屋宇连垣墙。

鸡犬自鸣吠,风俗多淳良。

爰有读书院,轮奂居中央。

青衿日济济,探讨攻文章。

岂惟惜一馀,亦乃明五常。

规模似邹鲁,时世逢虞唐。

学成致登用,高步纡岩廊。

而君昔此游,别来岁己长。

丹青写其图,以慰心遑遑。

怀土众所同,伟哉重义方。

作诗为赞美,攸久期播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