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稽中所作的《挽和靖先生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和靖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垂老朝三聘,生平食一箪”描绘了和靖先生晚年虽受多次邀请,却始终保持简朴的生活,一生仅以一箪之食为满足,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绝知斯道在,遗恨得时难”则表达了对和靖先生学问与道德追求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未能在适当时候施展才华的遗憾之情。
“庙谨先师祀,书传后代看”说明和靖先生的德行与学识将被后人铭记,并通过祭祀与记载流传下去,彰显了其深远的影响。
最后,“形容铭墓石,三发喟然叹”点明了诗人对和靖先生的追思之情,通过在墓碑上刻下其形象,表达了对和靖先生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和靖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