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名为《和颜长道见寄》。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自然变化与生命的循环。
首联“宛转溪山邑落深,春归云物易成阴。”开篇即以溪流蜿蜒、山峦起伏的景象,勾勒出一个幽静的村落,春回大地,云雾缭绕,自然界的阴晴变化显得格外生动。这里运用了“宛转”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流的曲折蜿蜒,同时也暗示了春意的渐浓。
颔联“莺穿别坞遗新子,花谢前村失旧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黄莺在不同的山坞间穿梭,留下新生的小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花朵在前村凋零,老树林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茂,展示了自然界中新生与衰败的交替。这两句通过对比,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颈联“自厌簿书为滞迹,未应轩冕足关心。”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他厌倦于处理繁琐的文书工作,认为这些不过是束缚自由的羁绊;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高官厚禄的淡然态度,认为它们不足以成为自己真正的关心所在。这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生活理想。
尾联“东邻幸有颜明府,清旷襟怀且共吟。”则转向对友人的邀请,希望与同样拥有清朗胸怀的朋友一同吟诗作赋,共享心灵的宁静与愉悦。这一邀请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他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