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鸣

叶落秋水冷,众鸟声已停。

阴气入墙壁,百虫皆夜鸣。

虫鸣催岁寒,唧唧机杼声。

时节忽已换,壮心空自惊。

平明起照镜,但畏白发生。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叶飘落水面凉,鸟儿歌声已消亡。
阴冷之气侵入墙壁,百虫夜晚开始鸣叫。
虫鸣声声似告冬,织布机声如唧唧。
季节忽然变换,壮志豪情顿感惊。
清晨起来照镜子,唯恐白发已滋生。

注释

叶落:秋叶飘落。
秋水:秋天的水面。
冷:寒冷。
众鸟声:众多鸟儿的叫声。
已停:已经停止。
阴气:阴冷的气氛。
墙壁:墙壁。
百虫:各种昆虫。
夜鸣:在夜晚鸣叫。
虫鸣催岁寒:虫鸣预示着冬季的到来。
唧唧:虫鸣声。
机杼声:织布机的声音。
时节:季节。
忽已换:突然改变。
壮心:雄心壮志。
空自惊:独自感到惊讶。
平明:清晨。
起照镜:起床照镜子。
白发生:白头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落叶、秋水、阴冷气息和虫鸣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季节更替的凄凉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叶落秋水冷"写出了秋意的萧瑟,"众鸟声已停"则增添了寂静的氛围。"阴气入墙壁,百虫皆夜鸣"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清,虫鸣声在此时显得尤为明显,象征着岁月的匆匆。

"虫鸣催岁寒,唧唧机杼声"运用拟人手法,将虫鸣比作岁月的催促,而机杼声则暗指诗人对时光荏苒、人生易老的感叹。"时节忽已换,壮心空自惊"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惊讶和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最后,"平明起照镜,但畏白发生"以清晨照镜,看到白发丛生的画面,直接揭示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欧阳修对于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深刻认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行次叶县

朝渡汝河流,暮宿楚山曲。

城阴日下寒,野气春深绿。

征车倦长道,故国有乔木。

行行渐乐郊,东风满平陆。

形式: 古风

西园

落日叩溪门,西溪复何所。

人侵树里耕,花落田中雨。

平野见南山,荒台起寒雾。

歌舞昔云谁,今人但怀古。

形式: 五言律诗

西斋小饮赠别陜州冲卿学士

今日胡不乐,众宾会高堂。

坐中瀛洲客,新佩太守章。

岂无芳樽酒,笑语共一觞。

亦有嘉菊丛,新苞弄微黄。

所嗟时易晚,节物已凄凉。

群鹭方盛集,离鸿独高翔。

山川正摇落,行李怯风霜。

君子乐为政,朝廷须俊良。

归来紫微阁,遗爱在甘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呈圣俞

秋风吹浮云,寒雨洒清晓。

鲜鲜墙下菊,颜色一何好。

好色岂能常,得时仍不早。

文章损精神,何用觑天巧。

四时悲代谢,万物惜凋槁。

岂知寒鉴中,两鬓甚秋草。

东城彼诗翁,学问同少小。

风尘世事多,日月良会少。

我有一樽酒,念君思共倒。

上浮黄金蕊,送以清歌袅。

为君发朱颜,可以却君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