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五马江天郡,诸生泪共垂。

宴馀明主德,恩在侍臣知。

怅望缄双鲤,龙钟假一枝。

玉峰遥寄梦,云海暗伤离。

幢盖全家去,琴书首路随。

沧州值康乐,明月向元规。

鹓凤终凌汉,蛟龙会出池。

蕙香因曙发,松色肯寒移。

举世瞻风藻,当朝揖羽仪。

加餐门下意,溪水绿逶迤。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五马江天郡,学子泪水交织。
宴会后皇帝美德昭彰,恩泽深得近臣理解。
惆怅中寄出密封的鱼书,老态龙钟借一枝笔。
梦中玉峰遥寄思念,云海深处暗含离别之痛。
全家簇拥着华盖离去,琴书相伴踏上旅途。
在沧洲遇见康乐,明月映照元规的志向。
凤凰终将翱翔九天,蛟龙必将跃出深池。
蕙草香气清晨绽放,松色永不畏惧严寒。
世人期待你的文采风范,朝廷尊崇你的仪态。
门下省的关怀如溪水般绵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名为《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或同僚离别时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曾经共事之地的怀念之情。

"五马江天郡,诸生泪共垂。宴馀明主德,恩在侍臣知。"

开篇即以壮观的画面刻划出诗人心中的哀伤和不舍。五马江可能是某个地方的标志性景象,"天郡"则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诸生泪共垂"表达了同侪间共同的离别之痛,而"宴馀明主德"和"恩在侍臣知"则是对曾经主上的怀念和对待遇恩惠的感激之情。

"怅望缄双鲤,龙钟假一枝。玉峰遥寄梦,云海暗伤离。"

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双鲤"、"龙钟"和"玉峰"等意象,抒发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怅望"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而"遥寄梦"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远方朋友或故土的深切怀念。

"幢盖全家去,琴书首路随。沧州值康乐,明月向元规。"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离别之后的生活状态,虽身处异乡,但仍然带着琴和书,以此自慰。"沧州"可能是诗人当时所处之地,而"明月向元规"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鹓凤终凌汉,蛟龙会出池。蕙香因曙发,松色肯寒移。"

此段充满了自然景物和神话色彩,如"鹓凤"、"蛟龙"等意象,为诗歌增添了一层超凡脱俗的氛围。

"举世瞻风藻,当朝揖羽仪。加餐门下意,溪水绿逶迤。"

尾段则是对朋友或同僚的一种期望和祝愿,如"举世瞻风藻"、"当朝揖羽仪"等,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而"加餐门下意"和"溪水绿逶迤"则是对日常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景象的一种欣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友情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

知倚晴明娇自足,解将颜色醉相仍。

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

对持真境应无取,分付空门又未能。

迎日似翻红烧断,临流疑映绮霞层。

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绩春光识紫藤。

每到花枝独惆怅,山东惟有杜中丞。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和汴州令狐相公白菊

兔园春欲尽,别有一丛芳。

直似穷阴雪,全轻向晓霜。

凝晖侵桂魄,晶彩夺萤光。

素萼迎风舞,银房泫露香。

水晶帘不隔,云母扇韬铓。

纨袖呈瑶瑟,冰容启玉堂。

今来碧油下,知自白云乡。

留此非吾土,须移凤沼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一)

文物京华盛,讴歌国步康。

瑶池供寿酒,银汉丽宸章。

灵雨含双阙,雷霆肃万方。

代推仙祚远,春共圣恩长。

凤扆临花暖,龙垆旁日香。

遥知千万岁,天意奉君王。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二)

鸳鹭彤庭际,轩车绮陌前。

九城多好色,万井半祥烟。

人醉逢尧酒,莺歌荅舜弦。

花明御沟水,香暖禁城天。

赐宴文逾盛,徵歌物更妍。

无穷艳阳月,长照太平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