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雨三首(其一)

山色空濛寒食雨,杨花零乱溧阳楼。

老人岂有伤春事,酒后情怀似感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清明时节细雨蒙蒙,山色显得更加空旷迷蒙。
溧阳楼头,杨花纷飞,一片零乱景象。

注释

山色:山的颜色或景色。
空濛:形容雾气迷茫的样子。
寒食雨:清明时节的雨水。
杨花:柳絮。
零乱:散乱无序。
溧阳楼:地名,指溧阳的楼阁。
岂有:哪里会有。
伤春事:为春天的凋零而感伤的事情。
酒后:喝醉之后。
情怀:心情,情绪。
似感秋:如同感受到秋天的凉意。

鉴赏

诗人以“山色空濛”开篇,设定了一种淡远而幽深的意境。"寒食雨"是指清明节前后那场传统上认为是不吉利的雨,常与春愁、时光流逝等主题相联系。此处用以渲染出一种萧索而又带有些许凄凉的情怀。

“杨花零乱溧阳楼”一句,则是通过白杨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春日的寂寞与无尽的哀愁。"老人岂有伤春事"表达了诗人对老者可能也有着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同时也是对生命易逝的一种隐喻。

最后“酒后情怀似感秋”则透露出诗人在饮酒之后,内心的感触变得更加深沉,仿佛能预感到秋天那份更为浓重的情绪。这不仅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也是一种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既有春日的孤寂与哀愁,又蕴含着对生命流逝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朝天门城角

飒飒秋风起白榆,山前吹彻小单于。

行人便作边城听,忘却杭州是故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登宝林应天塔

越王城下草青青,眺远须登第几层。

白发山僧閒指点,斜阳古木是诸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程公明家玉蕊花

招隐山中有此花,仙人曾住七香车。

可怜一架开如雪,冷落西门处士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落桂

养成花魄是轻阴,风露凄凄已满林。

到底难磨秋富贵,一庭香粟万黄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