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读楚辞忽作凭吊

荒岨何处勒残碑,烟雨不言石发知。

曾否桑林生臂手,果然山鬼妒茳蓠。

千春日月劳宾饯,十步瑶芝乘虎螭。

便买秋风祭宋玉,香魂应冷墓门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山居读楚辞忽作凭吊》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通过描绘山居环境和对楚辞的阅读引发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联“荒岨何处勒残碑,烟雨不言石发知”以荒凉的山丘和模糊的残碑起笔,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寂寥的氛围。烟雨蒙蒙中,石碑上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但这一切都已沉默,只有诗人的心灵能感知其中的哀伤与历史的痕迹。

颔联“曾否桑林生臂手,果然山鬼妒茳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古代的桑林是否曾有过生命的迹象,而山中的鬼神是否嫉妒着某种植物的生长。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历史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颈联“千春日月劳宾饯,十步瑶芝乘虎螭”则转向对时间与空间的探讨。千年的日月更替,见证了无数的欢聚与离别;而瑶芝与虎螭的相遇,则暗示了一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神秘与美好。这一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尾联“便买秋风祭宋玉,香魂应冷墓门枝”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宋玉的缅怀之情。诗人愿意用秋风来祭奠宋玉,希望他的灵魂能在寒冷的墓门旁得到慰藉。这一句不仅寄托了对逝去文人的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生与死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巳黄韬卿移酒山麓同吴象山小酌怆然感旧

天风吹拂岸陵移,鸾鷟龙麟各一时。

徒有文章谀冢墓,漫将山水写须糜。

鹃红血茜桃花雨,苔碣碧凝薤露枝。

莫道永和三月事,殷源今果愧羲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喜得陈夏木书

岂是盗名字小山,书来短发及秋删。

遐心匪卷流黄席,我面有如古玉颜。

七尺平分天地辱,五常不理剑冠顽。

佩瑱阿谷犹吾党,泽畔先询屈子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喜得吴伯愚书

灶北墙东事亦宜,客心赋与寒松知。

难成鸠隼题为凤,不及龙鱼詈作螭。

四表英贤嗟落落,满天风雨错离离。

共分岐海相潮汐,淮泲烟青仅一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其一)

执袪似不为分风,此去犹行羹颊中。

天外灵根孤冉闵,小山德树秀林通。

为除鬼面存书骨,试释蛇魂允角弓。

剩有石仓三百卷,嵯峨吾道米云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