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藤梢棘刺失朱门,空想当年载酒樽。
天色重增行客恨,东风吹雨湿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情景。"藤梢棘刺失朱门",门前原本鲜红的漆色已经剥落,藤蔓和荆棘长得杂乱,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荒凉与凄苦。"空想当年载酒樽",诗人在空寂中回忆起往昔携带酒樽的情景,可见其对过往生活的无限留恋和怀念。
"天色重增行客恨"一句,则是通过天气的阴沉来强化诗人的情感。行者在这样的天气中,心中的怅惘与不舍更为加深,仿佛连天空都在同情他的孤独和哀伤。
"东风吹雨湿黄昏",这里的东风和细雨营造了一种萧索的氛围,黄昏时分的雨水让整个世界显得更加湿冷与阴沉。这种景象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寂时的复杂情感。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疏白欺人侵短鬓,老红乘酒驻衰颜。
食梅已判非吾事,把读清诗忆故山。
夜来风雨晓还晴,沙路无泥快早行。
鸟语花容春自好,有生何处不安生。
子美不应花解恼,次公何必酒而狂。
知君颇负风流债,安得司空惯窃香。
猛风吹雨暮江头,烟草微茫一片愁。
双鲤不来无处问,欲寻归路转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