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凤

凤凰非圣世不生,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鸣。

比之为太华、为沧溟,应之为文明。

得之为干戈息、为天下太平。

古今四海谁与盟,姚江两蔡当代英。

乾坤到处有高名,画中吕纪称两京,回头天地须此评。

翩翩两凤凰,忽尔飞丹青。

偶然见者无不惊,皆言摹拟真绝精。

呜呼,皆言摹拟真绝精,吾于两蔡心忽倾。

虞廷老凤快一睹,箫韶天地终九成。

岐山万古更忽此,文王一怒西周兴。

舜有二十八相,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其世瑞,其数宁。

皆可以为麒麟、为凤凰、为庆云、为景星。

方今尧舜正在上,乐和礼备刑更清。

嗟夫姚江蔡氏两夫子,慎勿负所学孤朝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创作,名为《题画凤》。诗中以凤凰象征圣世、文明、和平与太平,将其与太华山、沧溟、姚江、乾坤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联系,表达了对凤凰的崇高敬仰以及对圣明时代的向往。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典故,描绘了凤凰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如太华山代表高山峻岭,沧溟象征浩瀚大海,姚江两蔡则指代贤能之人,乾坤则代表宇宙天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圣明时代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后半部分则聚焦于一幅描绘凤凰的画作。诗人赞叹这幅画作的逼真与精湛,认为它仿佛将真实的凤凰展现在眼前,令人震撼。诗人特别提到“虞廷老凤”和“箫韶天地”,引用古代帝王与音乐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凤凰作为吉祥之物的地位。

最后,诗人以“岐山万古更忽此,文王一怒西周兴”这一句,借周文王的故事,暗示了凤凰出现预示着国家的兴盛。接着,诗人提到舜帝的二十八位贤臣和武王的十位乱臣,强调了贤能之人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凤凰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体现了对贤能之士的尊重和期待。同时,诗中巧妙地融入了多个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海阳谢氏族谱后

海阳谢氏谱牒存,万古世系称名门。

至今不绝乃如线,祖武绳绳还子孙。

南雍上舍真文胄,人物元为谢家秀。

不知苗裔果出谁,想只东山谢安后。

欲将孝悌油然兴,远寻族谱苏氏亭。

表章且此求大作,谁为天下名公卿。

咀嚼莺花老牙痛,天地一丸吾自弄。

人生万事须勉为,文字他人空借重。

君不见仲尼谱系果亦真,乾坤万古今一人。

形式: 古风

诚斋卷

圣贤一脉传无穷,谁家灯火西窗红。

韦编断尽蠹鱼走,中庸岂在书版中。

于穆此天吾一理,周孔羲文长不死。

此斋一过一悚然,白发披披已垂耳。

为尧为舜无古今,天人分数谁复深。

莫怪不知杨万里,草庐文字子思心。

形式: 古风

江游

秋来乘艇子,出浦更悠然。

鸟白江初阔,天空月正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和杜韵(其一)

山晚溪喧减,天秋月放多。

棹歌如未起,其奈老夫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