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北番谒庙

肃肃层城里,巍巍祖庙清。

圣恩覃布濩,异域献精诚。

冠盖分行列,戎夷变姓名。

礼终齐百拜,心洁尽忠贞。

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

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

休运威仪盛,丰年俎豆盈。

不堪惭颂德,空此望簪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在庄严的城池之中,祖庙巍然屹立,气氛清雅。
皇帝的恩泽广布四方,边远之地也献上他们的虔诚之心。
官员们按官阶排列有序,各族人民在此改换旧名,共庆盛会。
仪式结束时,所有人整齐地行百拜之礼,内心纯洁,尽显忠诚。
祥瑞之气色彩斑斓,乐曲《箫韶》九次奏响,悠扬悦耳。
仪仗队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换位置,旗帜随风轻轻飘扬。
国家兴盛,礼仪之盛大无匹,丰收之年祭坛上供品丰盈。
我自感才疏学浅,难以颂扬这样的德政,只能空望着那些显赫的官帽与佩饰。

注释

肃肃:庄严的样子。
层城:多层的城池,形容城池坚固雄伟。
巍巍:高大壮观的样子。
祖庙:祭祀祖先的庙宇。
圣恩:皇帝的恩惠。
覃布濩:广泛传播,遍及各地。
异域:边远地区。
精诚:真诚的心意。
冠盖:指官员,因古代官员出行有车盖随行。
分行列:按官阶排列。
戎夷:泛指外族、少数民族。
变姓名:在此指归化,接受中原文化。
礼终:仪式结束。
齐百拜:一同行百次跪拜礼。
心洁:心灵纯洁。
忠贞:忠诚坚贞。
瑞气:吉祥之气。
千重色:形容色彩丰富繁多。
箫韶:古代的一种音乐,传为舜时的乐曲。
九奏声:多次演奏的音乐声。
仗移:仪仗队移动。
迎日转: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转动。
旆动:旗帜飘动。
逐风轻:轻盈地随风飘扬。
休运:美好的时运,指国运昌盛。
威仪盛:礼仪盛大壮观。
丰年:丰收之年。
俎豆盈:祭坛上的供品丰盛。
不堪:不能胜任,这里指自谦之词。
惭颂德:惭愧无法颂扬美德。
空此:徒然,白白地。
望簪缨:期望能成为显贵,'簪缨'代指高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宗教礼仪和民族融合的情景。"肃肃层城里,巍巍祖庙清"一句设定了庄严肃穆的场景,反映出敬畏之心;"圣恩覃布濩,异域献精诚"表达了对神灵恩泽的感激和边疆民族对于中央政权的忠诚。

接下来的"冠盖分行列,戎夷变姓名"描写了参与祭祀的人员按序站立,其衣着冠帽各异,以及边缘少数民族改变其传统名称以示归顺,这些都是汉文化对其他民族影响和同化的体现。

"礼终齐百拜,心洁尽忠贞"则表达了祭祀结束后人们共同行礼的情景以及内心的虔诚与忠贞。"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描绘了祥瑞之气和美妙乐曲相随,营造出一种吉庆的氛围。

"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则是对祭祀中旗帜飘扬、随光影摇曳的生动描写。"休运威仪盛,丰年俎豆盈"表明了国家安定、礼仪之盛以及农业丰收的景象。

最后,"不堪惭颂德,空此望簪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伟大功德难以用言语形容,只能仰望天际,心中充满敬意。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面的描写,展示了一种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社会图景,以及中央政权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收录诗词(1)

王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下瞿塘寄时同年

春寒天气下瞿塘,大壤溪前柳线长。

须信孤云是孤宦,莫将乡思附归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小园桃李始花偶以成咏

桃李栽成艳格新,数枝留得小园春。

半红半白无风雨,随分夭容解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石首山

首出崔嵬占上游,迥存浓翠向荆州。

空闻别有回山力,却见长江曲尺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会哙岑山人

渝州江上忽相逢,说隐西山最上峰。

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