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杂诗十九首(其十六)》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类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沉思考。
首句“海水不可竭,泰山不可移”以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海水与泰山,象征着天地间的大道和自然规律的稳固不移。接着,“天道有终始,人道无委蛇”则指出宇宙万物皆有其运行的规律,而人的命运却难以预知和把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控性。
“谁能长羽翼,直上跨云螭”一句,诗人借神话中的神兽云螭,表达了对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能力有限的无奈。接下来,“我生百年内,泡电将安之”则直接点明了生命的短暂,如同泡影和闪电般易逝,让人不禁反思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凤凰翥千仞,斥鴳巢一枝”通过凤凰与斥鴳的对比,强调了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差异,凤凰翱翔于高远的天空,而斥鴳只能栖息于低矮的树枝。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层次感,也隐喻了人在面对广阔世界时的不同选择和追求。
最后,“区区曲绳士,徒为达者嗤”表达了对那些拘泥于世俗规则、缺乏远见卓识之人的讽刺,同时也鼓励人们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不被眼前的束缚所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宇宙的奥秘以及个人的价值取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