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偕监中诸同年游满井次韵荅赠(其二)

偶□满井上,五月忽惊秋。

碧树连云尽,丹霞向晚收。

棋声穿竹远,山色到林□。

却忆当年事,徜徉洛水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偶尔抬头望向井边,五月天竟感到秋天的气息。
青翠的树木仿佛与云相连,傍晚时分红霞渐退。
棋盘声穿透竹林传得很远,山色映入树林之中。
回忆起往昔的事情,那时我常在洛阳水边漫步。

注释

偶:偶尔。
□: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字,可能是‘然’或‘尔’等。
满:充满。
井:水井。
上:上方。
忽:突然。
惊:感到惊讶。
秋:秋天。
碧树:碧绿的树木。
连云:直入云霄。
尽:尽头。
丹霞:红霞。
向晚:傍晚。
收:收敛。
棋声:下棋的声音。
穿:穿透。
竹:竹林。
远:远处。
山色:山的颜色。
到:到达。
林:树林。
□: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字,可能是‘中’。
却忆:回想。
当年:过去的日子。
事:事情。
徜徉:悠闲地漫步。
洛水:洛阳的水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偶坐满井上,五月忽惊秋"一句,以一个偶然的场景引入全诗,坐在井边,突然间感觉到了秋天的气息,虽在五月,但已有秋意。这里五月惊秋,不仅是时节之转,更蕴含着对时间易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碧树连云尽,丹霞向晚收"写出了山林间深远的景象,碧绿的树木一直延伸到与天边相接的地方,而晚霞如丹红色的绸缎在山峦间回旋,给人以画中有声之感。

"棋声穿竹远,山色到林深"两句,则转向了人们的活动和自然景物的交融。棋声透过竹林传来,山峦的颜色渗入林深处,这不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却忆当年事,徜徉洛水头"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怀。徜徉,即漫步或闲游,这里指的是在洛水之滨流连思绪,回忆起与同窗共度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友谊之珍以及时光易逝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49)

王以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鹊石

飞尽燕云秋色新,两经星变可伤神。

今朝送别君为客,我去还谁作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寄同社诸友

迢迢千里路,落落一王生。

北地怜秋冷,客怀怪雁征。

素盟空自抱,绿酒共谁倾。

入梦家山暮,相思对月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薛伯起山人南还并游少林

卜行君有日,七月暑初平。

断续千山远,飘零一笠轻。

从今鸥鹭侣,任呼马牛名。

十载空成梦,不如学耦耕。

君本林閒士,那堪客路劳。

虫声万里远,爽气千岩高。

野水嘶匹马,长风舞敝袍。

三花传胜地,去去任游敖。

形式: 古风

送雷贞一游南雍

南雍名胜地,才子中州人。

未睹行游处,悬知领趣真。

江澄千里月,风净万家尘。

言氏孔门学,君须更问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