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为星辰,下为河岳,伐匡庐石未足纪功,遗像写凌烟,何愧同怀皆列土;
山不让壤,海不择流,滥齐廷竽仅堪充数,忠忱钦捧日,惭无大笔记平淮。
此联以高远的意境与深沉的情感,对曾国荃的一生进行了高度概括与赞美。上联“上为星辰,下为河岳”开篇即以天地万物喻其地位与影响,将曾国荃比作星辰河岳,象征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力。“伐匡庐石未足纪功,遗像写凌烟,何愧同怀皆列土”则进一步赞扬了曾国荃的功绩与威望,即使在匡庐石上刻功也难以完全表达其功勋,其遗像绘制于凌烟阁,与诸多英烈并列,足以证明其功绩之卓著,无愧于心。
下联“山不让壤,海不择流”运用自然界的规律来比喻曾国荃的胸怀与气度,山不拒绝每一粒土壤,海不挑剔每一条河流,以此赞颂其广纳贤才、包容一切的胸襟。“滥齐廷竽仅堪充数,忠忱钦捧日,惭无大笔记平淮”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曾国荃的忠诚与贡献,即便是在齐廷竽中也只是充数之辈,但其忠诚之心如同捧日一般炽热,遗憾的是未能留下宏大的记述来记录其平定淮地的功绩。
整体而言,此联以宏大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曾国荃在历史舞台上的辉煌成就与高尚品德,表达了对其卓越功绩和伟大人格的高度敬仰与缅怀。
不详
有安内攘外奇才,周知四国,曰寄曰象曰狄鞮曰译,还领诸曹兵农钱谷,最难八年使节,青史铭勋,蛮貊庆来琛,远泛张槎,柱下应增苏颋传;
具茹古涵今特识,兼擅众长,工书工画工词赋工文,旁及各邦文字语言,回忆万里归舟,白门话旧,蛟龙悲入匣,奉扬谢扇,壁间珍重玉溪诗。
立志迈千秋,何必论文媲韩欧、武超郭李;
感恩逾廿载,最难忘扬帆入沪、持节导淮。
公自足青史千秋,系天下安危,百战力支全局在;
我愿为苍生一哭,数中兴将帅,忧时始觉替人难。
北人为相二百年,见是真才,国事正艰难,方期景运长昭,庶类重苏天下雨;
列强环邻三万里,赖兹元老,宪纲才整比,胡乃昊苍不吊,穷秋忽陨上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