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道中口占

五更茅店听鸡啼,已有人行过小溪。

世远难寻黄石迹,月明空照板桥西。

轻烟野灶参差见,薄日黄沙咫尺迷。

转盼春风催淑气,绿杨深处转黄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邳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五更茅店听鸡啼,已有人行过小溪。”开篇即以清晨的景象入笔,五更时分,茅店前鸡鸣声起,暗示着旅途的开始。而“已有人行过小溪”则透露出旅途中并不孤单的信息,为后续的孤独感埋下伏笔。

颔联“世远难寻黄石迹,月明空照板桥西。”将视线转向历史与自然的交界处。这里运用了“黄石”这一典故,象征着古代圣贤的智慧与足迹。然而,“世远”二字表明这些痕迹已难以寻觅,只有月光在空旷的板桥西静静地照耀,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颈联“轻烟野灶参差见,薄日黄沙咫尺迷。”转而描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轻烟缭绕的野灶,薄日下的黄沙,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画面。这里的“参差见”和“咫尺迷”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错落与模糊,也暗含了诗人对旅途艰辛与未知的感慨。

尾联“转盼春风催淑气,绿杨深处转黄鹂。”则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描绘。春风拂面,淑气弥漫,绿杨深处传来黄鹂的啼鸣,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景跃然纸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活力的颂歌,与前面的孤独与沧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行走在邳州道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88)

张鹏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泾川道中

叠嶂层峦爽气浮,回环曲折带溪流。

峰高万仞云霞满,树荫千村烟火稠。

隔岸花香春未莫,远山岚起雨初收。

我来揽胜思人杰?造极还登最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茅山

偶上瑶台第一重,晴光翠色点芙蓉。

尘埋秦政千年璧,月照茅君九老峰。

汉室当时栖隐士,华阳何处觅仙踪?

我来不尽登临兴,独对苍岩万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吴门访李光禄故宅遂宁李子静

光禄当年此卜居,今来门径已萧疏。

伶仃嗣子无归计,寂寞孤孙解读书。

只有青山埋白骨,谁将絮酒奠荒墟?

升沉世事终难定,漫说穷乡好结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皂河化险为平

高挂蒲帆巨浪中,青山如画水溶溶。

势翻云汉飞霖雨,影息蛟龙靖北风。

两岸桑麻随棹碧,一天皓月印潭空。

欲寻当日封堆处,极目田禾翠色浓。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