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吟

用九见群龙,首能出庶物。

用六利永贞,因乾以为利。

四象以九成,遂为三十六。

四象以六成,遂成二十四。

如何九与六,能尽人间事。

形式: 古风

翻译

用九象征众多龙聚集,首位引领万物生长。
用六象征长久的稳固,借助乾卦带来利益。
四方景象以九为基数,组合成三十六种变化。
四方景象以六为基数,组合成二十四种状态。
为何九和六,能涵盖世间万象之事。

注释

用:象征。
九:众多。
群龙:众多龙的集合。
首:首位,首要。
庶物:万物。
六:象征长久。
永贞:永恒不变的正直。
乾:八卦之一,代表天或阳刚。
以为:作为。
四象:古代指天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九成:以九为基数的变化。
三十六:数字组合。
六成:以六为基数的状态。
二十四:数字组合。
九与六:九和六的组合。
人间事:世间各种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乾坤吟》,他以易经的数理象征天地宇宙的秩序。"用九见群龙,首能出庶物",描述的是九这个数字在易经中代表阳刚至极,象征着众多事物的起源和变化。"用六利永贞,因乾以为利",六则象征阴柔,与乾(天)相结合,寓意长久稳定。接下来,诗人通过四象(八卦)的变化,说明九和六的组合可以生成不同的变化,"四象以九成,遂为三十六","四象以六成,遂成二十四",体现了变化无穷的宇宙法则。

最后两句"如何九与六,能尽人间事",表达了对世间万象背后规律的惊叹,暗示了易经数理在理解人事和社会中的深邃智慧。整体上,这首诗寓言式地阐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展现出邵雍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乾坤吟二首(其二)

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

谁能天地外,别去觅乾坤。

形式: 五言绝句

偶书(其一)

美食无使餍,餍则不能受。

善人无使倦,倦则不能久。

官小拜人喜,官高拜人耻。

官职自外来,中心何若此。

形式: 古风

偶见吟(其二)

世人多附炎,炎歇人自去。

君子善处约,约久情自固。

炎歇势不回,情固人不去。

路人或如亲,亲人却如路。

形式: 古风

偶见吟(其一)

富贵多傲人,人情有时移。

道德不傲人,人情久益归。

道德有常理,富贵无定期。

蒿莱霜至萎,松柏雪更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