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首(其二)

问处分明答处端,还同双剑倚天寒。

一从楼阁门开后,满面惭惶无处安。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翻译

问题分明答案端,如同双剑直指天边寒气。
自从楼阁大门敞开后,满心羞愧无处藏身。

注释

问处分明:问题清楚明白。
答处端:答案明确无疑。
还同:犹如。
双剑:两把剑。
倚天寒:直插云天,象征冷峻或严峻的境况。
一从:自从。
楼阁:楼台馆阁。
门开后:大门打开之后。
满面:满脸。
惭惶:羞愧不安。
无处安:没有地方可以安心。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五首·其二》,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如琰。诗的内容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情境。"问处分明答处端",这里的"处分"可能指的是内心的疑惑或抉择,而"答处端"则暗示了答案清晰但又带有某种严肃或不易接受的意味。接下来的"还同双剑倚天寒",将问题比作倚天之剑,既象征着问题的尖锐和重要性,又暗示了回答者面对时的冷静与艰难。

"一从楼阁门开后",这里的"楼阁门"可能是象征性的,代表知识的殿堂或者权威的揭示,一旦这扇门打开,意味着答案揭晓。然而,"满面惭惶无处安",诗人描述了得到答案后的反应,惭愧与惶恐交织,反映出面对真相时的复杂情绪,同时也暗示了问题的深度和解答的冲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心理描绘,展现了面对重大问题时的内心挣扎和对答案的深刻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4)

释如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首(其三)

蹉过跨门一机,昧却见成公案。

子湖指处太亲,直须急著眼看。

形式: 偈颂 押[翰]韵

东皋弹琴

落叶秋满庭,夜深月临沼。

独坐弹素琴,知音有鱼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筱]韵

上集贤钱侍郎

解职因求养,清名冠集贤。

优游书府里,谈笑板舆前。

鹤氅朝时脱,山图卧处悬。

江僧闲独访,时得话林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夕阳

向夕江天迥,微微接水平。

带帆归极浦,随客上荒城。

云外僧看落,山西鸟过明。

何人对幽景,苒苒败沙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