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所作的《送郑德初归吴中》。诗中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情谊的感慨与不舍。
首句“相识虽非昔”,点明了与友人重逢时的感慨,虽然曾经相识,但时光荏苒,彼此已非往日模样。接着“相知不似今”进一步强调了变化,即使曾经相知甚深,如今却似乎有所不同,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和无奈。
“岁寒三益友,金断两同心”运用了“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典故,比喻在艰难时刻仍能相互扶持的朋友,同时也借“金断两同心”表达友情的坚定与不变。这两句诗描绘了友情的珍贵与坚不可摧,即便时间流逝,环境变迁,真挚的友谊依然如初。
“半子来归叶,孤儿维事任”则转向对友人的家庭情况的关切,通过描述友人家庭中的困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家庭责任的体谅和支持。这里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体现了对他人困境的同情与帮助。
最后,“此间拈鼓笛,那更有凡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的期待与祝福。在诗人眼中,友人归来后的日子将充满欢声笑语,不再有世俗的烦恼与忧虑,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友情、家庭责任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