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涌泉道中(其一)

小航时过越溪头,当日吴宫事可求。

西子冶容来作饵,伍员忠愤反为雠。

虽无别馆虹蜺带,但有荒台麋鹿游。

高望太湖千万顷,夕阳依旧水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小船短暂经过越溪边,昔日吴王宫殿可寻觅。
西施美貌如饵引人来,伍员忠诚愤恨反成仇。
虽无华丽馆舍彩虹环绕,只剩荒废高台野鹿闲游。
极目远眺太湖宽广无垠,夕阳依然照水向东流去。

注释

小航:小船。
时过:经过。
越溪头:越溪岸边。
当日:当时。
吴宫:吴王宫殿。
事可求:往事可追寻。
西子:西施。
冶容:美丽的容貌。
作饵:作为诱饵。
伍员:伍子胥。
忠愤:忠诚愤慨。
反为雠:反而成为敌人。
别馆:华丽的馆舍。
虹蜺带:彩虹环绕。
荒台:荒废的高台。
麋鹿游:野鹿游荡。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千万顷:极其广阔。
夕阳:落日。
依旧:依然。
水东流:水向东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师孟的《入涌泉道中(其一)》,描绘了诗人行经越溪时的历史怀古之情。首句“小航时过越溪头”,写诗人乘小舟经过溪边,暗示旅途的轻快与悠闲。次句“当日吴宫事可求”,点出此处曾是吴国宫殿旧址,引发对历史遗迹的追溯。

第三句“西子冶容来作饵”,以美女西施比喻昔日的繁华,暗示吴王沉迷于美色而疏于政事。第四句“伍员忠愤反为雠”,则转而提及伍子胥的忠心和愤怒,他因劝谏不被采纳,最终成为吴国的敌人,寓言了历史的讽刺。

第五、六句“虽无别馆虹蜺带,但有荒台麋鹿游”,描绘了眼前景象的荒凉,昔日的华丽宫殿已成荒台,只有麋鹿在此自由游荡,反映出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一句“高望太湖千万顷,夕阳依旧水东流”,诗人登高远眺,太湖浩渺,夕阳西下,江水东流,画面壮阔而寂寥,寓意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世事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5)

程师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入涌泉道中(其五)

寒林已见早梅芳,尽日临流野兴长。

门外牛羊人自得,篱边鸡犬盗谁防。

三江夜色沧浪白,千里秋香?稏黄。

借问船中何所有,橙齑鲈鲙酒先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巳游东禅

出城林径起苍烟,白马遗踪俗尚传。

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枝前。

百年骚客来题寺,三月游人作乐天。

更爱堂头迎太守,路旁先坠碧云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牛头寺

前日闽都旧长官,穷冬从此据征鞍。

牛头寺里千峰月,水口村边万石滩。

竹叶尽来堂少暖,荔枝无处地多寒。

明朝出境重回首,已约三山马上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其三)

碧瓦春城十万家,可怜夫子独堪嗟。

园林犹有前朝木,冠盖难寻故主花。

亭瞰夕阳邻古刹,池通野水见晴沙。

天然操尚无尘滓,合住蓬莱弄綵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