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休处士余君挽词

事向生前了,名逾死后新。

溪山三尺冢,诗酒四时春。

急义先乡社,忧民问搢绅。

蜃江才一苇,恨阻送车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生前的事都已了结,名声在死后反而更新。
小小的溪山间安葬着你,四季都有诗酒陪伴。
你急切地践行道义,关心乡亲如同绅士。
只有一片苇叶能承载你的才华,遗憾的是,我无法像送别车马那样送你最后一程。

注释

事:生前的事情。
了:结束。
名:名声。
逾:超过。
死:死亡。
溪山:小溪和山峦。
冢:坟墓。
诗酒:诗歌和美酒。
四时:四季。
急义:急切地行善。
乡社:乡村社区。
忧民:关心民众。
搢绅:古代官员或士绅。
蜃江:幻境中的江河。
一苇:一片苇叶,象征简朴。
恨:遗憾。
阻:阻止。
送车尘:送别车马扬起的尘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为前休处士余君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品的赞美。首句“事向生前了”,暗示余君在生前已经完成了人生的重要事务,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责任感。次句“名逾死后新”,赞扬他在世时的名声虽已流传,但其品德和贡献将在身后继续被人们铭记,如同新生般历久弥新。

第三句“溪山三尺冢”,描绘了简朴的墓地,虽然墓碑不高,但寄托着人们对他的敬仰。第四句“诗酒四时春”,以四季不断的新绿和美酒象征余君的精神永驻,即使在春天里也能感受到他的诗情与风雅。

第五句“急义先乡社”,称赞他热心公益,优先考虑乡邻的利益。第六句“忧民问搢绅”,进一步展现他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即使是地位显贵的人也会向他请教民生问题。

最后一句“蜃江才一苇,恨阻送车尘”,以“蜃江”象征逝者如梦幻般的归宿,而“一苇”则寓言生命的短暂。诗人遗憾未能亲自送别,只能在心中充满哀思,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富有哲理的挽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余君高尚的品格和深远的影响。

收录诗词(145)

戴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水心先生七十

欲盟鸥鹭老昌湖,其奈君恩未许何。

迟此经纶今日后,定须酬折得年多。

著书新稿天无尽,阅世閒心海不波。

七十却嫌人贺寿,缭墙闭雨长庭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赵开府仪国公挽词(其一)

郎星卿月递辉光,忽着蝉冠换鹭行。

人世阅来知幻境,钧天归去侍先皇。

棠阴政惠人人说,花底篇章字字香。

一段风流埋不得,传家玉雪照人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赵开府仪国公挽词(其二)

西湖曾伴玉堂仙,我亦陪登李郭船。

便有荐书如旧识,剩怀此意忽重泉。

西风引旐笳吹咽,东国疏封宝册鲜。

如此哀荣将底恨,泪因知己自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卢次夔赴仲父校书之诏

离家向京国,客思独从容。

有句诗人读,无书馆吏供。

蛰雷先一月,晴岭沓千峰。

马上思亲处,题缄寄所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