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窝

山中白云白于月,山中美人清且洁。

一窝小小在云深,高卧白云如卧雪。

朝煮云为食,暮剪云为衣。

美人不耒亦不机,长年饱暖无寒饥。

下视尘界如污渠。

我愿山中人,暂舍山中窝,乘彼白云游上都。

相随红云捧帝座,手招天上青云徒。

共为霖雨遍寰区,要见满眼黄云铺,要听满耳歌唐虞。

此时还山寻故吾,收敛神功寂如无。

吁嗟白云之窝名不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仙境般的画面,通过“山中白云白于月,山中美人清且洁”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纯净、高雅的世界。诗人以“一窝小小在云深,高卧白云如卧雪”形象地勾勒出白云窝的静谧与脱俗,仿佛是人间仙境。

接下来,“朝煮云为食,暮剪云为衣”,展现了白云窝主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诗意与浪漫。他们不需耕作或织布,而是以云为食,以云为衣,过着无忧无虑、饱暖自足的生活。“美人不耒亦不机,长年饱暖无寒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的自由与幸福。

“下视尘界如污渠”则对比了山中与尘世的不同,突出了白云窝的纯净与超脱。最后,“我愿山中人,暂舍山中窝,乘彼白云游上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隐居世界,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朱弦词

我琴有弦,我弦孔朱,得之尚记结发时。

入指声琳琅,照眼光陆离。朝朝暮暮长相随。

房中奏之无不合,家人听之无不宜。

无何三十年,忽尔中绝东与西。

合欢曲,连理枝,一朝变作凄凉词。

鸾胶不可致,岁暮无还期。

朱弦朱弦兮系我思,安得新弦兮差似之。

形式: 古风

陈孝子

侨寓京城陈孝子,昏夜击人误伤死。

雠家擒父入秋台,锻炼狱成将弃市。

孝子冤声如怒雷,杀人者我亲手为。

陈情伏阙献天子,勿刑臣父当刑儿。

天子临轩观奏札,念此误伤非故杀。

况能求死代亲身,特命充军饶重法。

古来孝行能动天,开平之行无一年。

重逢恩宥还乡里,不是皇天谁使然。

天意君恩须记取,刻骨铭心宜自许。

知君今日不忘亲,他日临危肯忘主。

形式: 古风

孙孝子

孙孝子,遗腹儿,生辰孤苦何其奇。

三年舅夺母志去,父踪父影茫无知。

人有孝心天肯负,旧箧公文天所护。

此中遗事宛然存,方知父死边城路。

孝子看来悲复喜,和泪和愁戒行李。

彷徨匍匐向南奔,瘴雨蛮烟七千里。

广西山川浩如海,况复丘陵几迁改。

累累相似一何多,知尔荒坟竟安在。

纷纷异梦来冥冥,冥冥之中殊有灵。

一朝忽得一抔土,鹤骨深藏元姓丁。

共言试骨当试血,骨肉相投疑可决。

孙郎沥指血如川,渍入骨中红不灭。

孝子欢声震若雷,解衣包骨抱归来。

南宁郡里新风景,添得孙郎哭父台。

形式: 古风

俗礼歌五首(其一)莫跨鞍

莫跨鞍,莫跨鞍,跨鞍未必家平安。

鞍高足小跨不过,露出绣鞋人共看。

东家娶妇有鞍跨,西家无鞍争笑话。

谁知一跨心胆粗,乱走胡行都不怕。

呜呼跨鞍不如不跨好,俗礼纷纷奚足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