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惠曾公逍遥楼字者

蒲阪今灰烬,兹楼亦草莱。

如何三字大,却到百蛮开。

屋漏真能尔,霜严可畏哉。

置之当座右,亲手拂尘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蒲阪如今已成废墟,这座楼也荒芜如野草。
为何这短短三个字,却能影响到遥远的百蛮之地。
房屋漏雨本应如此,但严寒的霜冻又何尝不令人畏惧。
我将它置于眼前,时常亲手擦拭去尘埃。

注释

蒲阪:古代地名,今山西永济一带。
灰烬:指废弃、毁灭。
兹楼:此楼,指代前文提到的楼。
草莱:形容荒凉、杂草丛生。
三字:此处可能指某个重要词语或象征意义。
百蛮:泛指边远地区众多的民族。
屋漏:比喻世事艰难,或多灾多难。
霜严:严寒的霜冻。
置之:放置。
座右:座位右边,古人常以此处摆放重要物品。
拂尘埃:擦拭灰尘,象征去除污垢或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蒲阪今灰烬,兹楼亦草莱"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繁华如蒲阪(古时著名的繁荣之地,如今却已成废墟),与眼前的楼阁也同样被野草所覆盖,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物质文明的无常。"如何三字大,卻到百蛮开"则是说即使伟人豪语,也终将被无尽的时光所湮灭。

接下来的"屋漏真能尔,霜严可畏哉"两句,通过屋顶渗水和严寒的霜冻,强调了自然力量的无情和威慑。最后,"置之当座右,亲手拂尘埃"则是作者面对这种境遇时的心态——将这些感悟放在身边,亲自去拂去尘埃,象征着对过去的缅怀与现实的接受。

朱翌这首诗通过对逍遥楼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沧桑、自然力量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篇颇具深度的咏史抒怀之作。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美中早朝

凤凰山下凤凰城,辇路凌霄溯紫清。

秋入九天风露冷,云藏五玉佩环声。

虞渊出日升黄道,织女斜河转启明。

郁郁安能久居此,君王有意待还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江子我病起

食不下咽当奈何,千金不惜聘秦和。

则知有我聊示病,旁若无人正浩歌。

薄雨过墙醒槛竹,西风吹暑下庭柯。

但令一局消长日,且乐眼前休问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张巨山正月十日游天竺

欲饭云边寺,先寻湖上春。

山川良是旧,岁月又更新。

草长烟如积,梅晴粉自匀。

久留知不可,暂过却须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李令

青云独上肯随群,遇我真成数面亲。

未许儿童骑竹马,且看土偶笑桃人。

弟兄酬唱诗无敌,宾客过从德有邻。

世味傥教如嚼蜡,便能调鼎识甘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