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日本题半身写真寄诸友

如此头颅如此腹,此行万里亦奇哉!

诸公未见靴尖趯,待我扶桑濯足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黄遵宪即将远赴日本的决心与豪情。首句“如此头颅如此腹”,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暗示其不凡的智慧与坚韧的意志。接着,“此行万里亦奇哉”一句,表达了对即将展开的万里之旅的期待与兴奋,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旅程的勇气与决心。

“诸公未见靴尖趯”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即将踏上征途的旅人,而“靴尖趯”则象征着即将迈出的第一步,既生动又富有动感,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跃跃欲试的心情。“待我扶桑濯足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日本的向往,以及完成旅程后将与友人分享经历的期待,充满了对远方的渴望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遵宪作为外交官的远大抱负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重视。通过诙谐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作品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不乏轻松幽默的气息,是一首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又寄内子

十年欢聚不知愁,今日分飞独远游。

知否吾妻桥上望,淡烟疏柳数行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一)

浩浩天风快送迎,随槎万里赋东征。

使星远曜临三岛,帝泽旁流遍九瀛。

大鸟扶摇抟水上,神龙首尾挟舟行。

冯夷歌舞山灵喜,一路传呼万岁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二)

满城旭影曜红旗,神武当年此肇基。

竿木才平秦世乱,衣冠创见汉官仪。

中原旧族流传远,四海同家聚会奇。

此土此民成此国,有人尽日倚栏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西乡星歌

人不能容此嵚崎磊落之身,天尚与之发扬蹈厉之精神。

除旧布新识君意,烂烂一星光射人。

人人惊呼伯有至,昨为天盗今为厉。

海上才停妖鸟鸣,天边尚露神龙尾。

神龙本自西海来,蹈海不死招魂回。

当时帝星拥虚位,披发上诉九天阊阖呼不开。

尊王攘夷平生志,联翩三杰同时起。

锦旗遥指东八州,手缚名王献天子。

河鼓一将监众军,中宫匡卫罗藩臣。

此时赤手同捧日,上有一人戴旒冕,是为日神之子天帝孙。

下有八十三州地,满城旭彩辉红轮。

乾坤整顿兵气息,光华复旦歌维新。

无端忽唱征韩议,汝辈媕阿难计事。

参商水火不相能,拂衣大笑吾归矣。

归来落拓不得志,牵狗都门日游戏。

鼻端出火耳后风,指天画地时聚议。

夜半拊床欲为帝,奋梃大呼投袂起。

将军要问政府罪,胡驱吾辈置死地?

三千万众我同胞,忍令绞血输血税。

死于饥寒死于苛政死于暴客等一死,徒死何如举大计。

一时啸聚八千人,各负长刀短铳至。

赤囊传警举国惊,守险力扼熊本城。

雷池一步不得过,天纲所际难逃生。

十二万军同日死,呜呼大星遂陨地!

将军之头走千里,将军之身分五体。

聚骨成山血作川,噫气为风泪如雨。

此外喑呜叱咤之声势,化为妖云为沴气。

骑箕一星复归来,狼角光芒耀天际。

吁嗟乎,丈夫不能留芳千百世,尚能贻臭亿万载。

生非柱国死非阎罗王,犹欲齰血书经化作魔王扰世界。

英雄万事期一快,不复区区计成败。

长星劝汝酒一杯,一世之雄旷世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