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杂感

太华西来翠浪过,乱峰高处见黄河。

云霾荒堡归人少,风卷平沙落雁多。

身健却逢忧患日,秋悲况奈别离何。

音书寥寂年光晚,剩有豪情对叵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西行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太华西来翠浪过”,以太华山的雄伟形象入诗,暗示着行进中的壮丽景色,如波涛般的翠色山峦从远处滚滚而来。接着,“乱峰高处见黄河”进一步展现视野开阔,黄河在群峰之上奔腾,画面壮观。

颔联“云霾荒堡归人少,风卷平沙落雁多”则转向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云雾笼罩的荒废城堡显得人迹罕至,而大风卷起的黄沙中,孤雁成群,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寥。

颈联“身健却逢忧患日,秋悲况奈别离何”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尽管身体尚健,但现实的忧虑和离别之苦使心情沉重。秋天本就易引人悲伤,更何况是别离之时。

尾联“音书寥寂年光晚,剩有豪情对叵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豪情,面对寂寥的书信往来和渐晚的时光,他依然保持着不屈的精神,以豪情面对未知的未来。

整体来看,这首《西行杂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5)

沈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抵迪化作

寻河直到大荒流,禹画何曾尽九州。

瀚海几程常载水,龙沙四月尚披裘。

山围戍卒羁臣梦,城拥风戈露雉秋。

圣世筹边逾汉代,漫教定远觅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寒食日作

戏蝶轻鸥带渚花,扁舟杜老望京华。

春风无主还吹雪,迁客何心更问家。

深巷卖饧披晓雾,青郊上冢簇香车。

只今追忆韶光好,倚杖柴门数暮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余性爱菊衙斋隙地皆种之并多栽盆盎以待花时玩赏比移官黔中犹携数种以来惟衙署近山闲庭褊小又为荒池所占余则枯竹数竿芜秽木石而已无地可艺菊也乃购瓦盆分植之惜其太少又于荒池种荷以补其缺今小叶如钱已浮水面徘徊吟望率成一章

茂叔莲花子猷竹,癖嗜由来性所独。

高致更标栗里陶,寒香惟爱东篱菊。

隐逸人对隐逸花,应知臭味相投速。

嗟余远宦廿年强,老圃依然三径荒。

移官到处求佳种,瓦缶竹篱绽晚霜。

黔中道险不可致,犹携数本来殊方。

衙斋苦嫌隙地少,小院西偏半池沼。

几竿枯竹傍短墙,数武荒渠杂红蓼。

莲香竹韵两虚无,芽分细雨及春杪。

累累盆盎列前除,也待花时媚霜晓。

况今废沼种新荷,小叶如钱已蘸波。

窗前纵少娟娟净,雨后犹看苒苒多。

香清六月及秋晚,毕竟餐英人意远。

得气之秋我与同,非关有意师肥遁。

时复小步向闲庭,四望云烟生绝巘。

形式: 古风

余甲戌冬述职旋滇丙子春量移浙江夏五复擢楚督寻入觐之任计两年中行三万余里将至楚纪以诗

晚岁频为万里行,滇黔吴越又蛮荆。

承恩半载连移节,入觐逾年两到京。

敢谓识途询老马,生惭迁木类新莺。

汉皋湘浦曾游地,此日重来倍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