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端午舟中述怀》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描绘了诗人端午节在舟中的内心情感与思考。
诗的开篇“凌冬辞乡邑,盛夏滞京师”,以时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从寒冷的冬季离开家乡,到炎热的夏季滞留京城的境遇。接着“戒途理舟楫,行行赴郊圻”描述了诗人准备启程,踏上旅途,前往郊外的情景。
“水宿淹宵晨,我思如渴饥”则表现了诗人舟行夜宿时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如同干渴与饥饿般强烈。接下来“江流汩滔天,逆浪愆还期”描绘了江水汹涌,逆流而上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境。
“况及陶嘉节,怅焉念旧畿”中,“陶嘉节”可能是指端午节,诗人在此时回想起故乡,心中充满了惆怅。接着“游子自有怀,明发心不怡”进一步抒发了诗人作为游子的思乡之情,即使清晨醒来,心情依旧难以平复。
“哀哀我二人,何由见容仪”表达了诗人对无法见到亲人面容的哀伤,以及对相聚机会的渴望。“揆辰双讳届,旬日乃于兹”则是对特定时刻的感慨,意味着等待与期盼。
“沿流撷芳芷,欲荐不能持”描述了诗人试图采摘芳香的植物来表达敬意或思念,但最终未能实现。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弥恨亘终天,悠悠当告谁”表达了诗人对无尽遗憾的感慨,以及对无人能理解其心情的孤独感。“怀禄既不逮,浮名空尔为”则反思了追求功名利禄的意义,认为这些在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往往无法满足真正的精神需求。
“誓将理素业,馌饷耕东菑”表明了诗人决心回归本真,从事简单朴素的农事活动,寻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舟行的场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