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秧谣

东阡有田三千亩,秧谷已撒十五斗。

去年薄收难接新,种得早稻方救贫。

相传今年晚更好,十分秖宜一分早。

东邻西舍皆晚禾,我种早稻知如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撒秧谣》是明代诗人施峻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展现了农事活动的季节性与农民对丰收的期盼。

首句“东阡有田三千亩”,开篇即点明了广阔的农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辽阔的田园画卷。接着,“秧谷已撒十五斗”一句,既展示了农民辛勤播种的场景,也暗示了他们对丰收的期待。随后,“去年薄收难接新”一句,通过对比去年的收成,突出了今年播种的重要性,农民们希望通过这次播种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种得早稻方救贫”一句,直接表达了早稻种植对于缓解贫困的积极意义,体现了农民对改善生活状况的迫切愿望。接下来,“相传今年晚更好,十分秖宜一分早”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早稻种植的优越性,同时也流露出对晚稻种植效果的乐观期待。

最后,“东邻西舍皆晚禾,我种早稻知如何”一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种植早稻的担忧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体现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在特定时节的劳作情景,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收录诗词(10)

施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

杨柳何青青,偏令别恨生。

连芊多宿雨,流啭更新莺。

袅袅晓烟中,枝枝春色同。

颦眉照芳沼,著意拂香栊。

含情不忍见,手弄千条线。

弱线不禁吹,历乱花前飐。

柔条易攀折,思远令心烦。

花飞随风远,那能到塞垣。

闻有新戍人,远寄一枝春。

只恐寄到时,弃掷同妾身。

形式: 乐府曲辞

鸿雁行

鸿雁何联翩,联翩西北翔。

西北旷何许,逝将之塞疆。

我有一书扎,缄之金玉箱。

将以遗所思,道路阻且长。

因风托羽翼,为尔立傍徨。

去时春草青,归当秋草黄。

草黄岁将晚,毛羽恐摧伤。

愿言爱毛羽,边塞多风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玉河春水曲

积石金堤驾落虹,波分千练影长空。

无端乱涌桃花片,犹带轻红出汉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雷阳歌送冯南江赴戍

雷阳三月涛声怒,涨海冥冥乱烟屿。

伏波庙前苦竹低,雷公山下鹙鸧举。

氤氲霾雾濯阴霓,屼嵂火云蒸毒雨。

一自三闾遭放时,身乘文豹骖虬螭。

忠愤气排阊阖动,思君泪落天南垂。

冯君崛称三吴彦,览辉振翮风云颤。

巍峨绣服凤凰台,嶙峋谏草麒麟殿。

不惜捐躯批逆鳞,宁辞伏窜穷荒甸。

昔骑骢马侍龙楼,今听哀猿到粤洲。

壮志由来狭四海,岂应乡土增离忧。

君不见苏叔子,僦居民舍犹遭訾。

奇绝翻怜惬壮游,风流尽付罗湖水。

又不见寇莱公,郡图来献城门东。

始知履历非偶尔,剩有蒸羊赠狡童。

尔来四百五十载,二公精爽今犹在。

此地凄凉君再过,仰看万里风尘改。

明朝遥瞩岭南云,长虹夜夜流光彩。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