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石门山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

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

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

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

星躔牛斗北,地脉象牙东。

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

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风。

坚贞深不惮,险涩谅难穷。

有异登临赏,徒为造化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巨大的石门陡峭如千仞,飞瀑直落远方天空。
道路紧贴悬崖半腰,桥梁倾斜横跨深涧之中。
仰头攀登使人频频停歇,直线下滑仅马可通行。
泥泞小路蜿蜒如蛇行,云雾缭绕隐藏着野兽群落。
星辰映照在北方牛斗星座,大地脉络向东延伸如象牙。
道路的开放与封闭随着地形变化,高处与低谷的景色相同。
江水声连同急雨,阳光环抱残余彩虹。
夏日的炎热还未消退,已感受到秋风带来的白露。
坚硬的石头和深深的山谷毫不畏惧,艰险崎岖难以穷尽。
这独特的登山体验,只归功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注释

石门:形容极高峻的山门。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七八尺。
迸水:飞溅的水花。
遥空:遥远的天空。
悬崖:陡峭的山崖。
绝涧:极深的峡谷。
仰攀:抬头攀爬。
骑:马。
奔蛇径:蜿蜒曲折的小路。
伏兽丛:隐藏野兽的丛林。
星躔:星辰运行的轨迹。
象牙:比喻大地的轮廓。
开塞:道路的开阔与闭塞。
触望:远望。
骤雨:急促的雨。
残虹:残存的彩虹。
朱明律:夏季的节气。
白露风:带有白露的秋风。
坚贞:坚定而忠诚。
险涩:艰险崎岖。
造化功:大自然的杰作或力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石门山的险峻与自然之美。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画面展现出石门山的高峻与水流的奔腾,给人一种力量感和广阔感。

"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 道路蜿蜒曲折,几乎要挂在悬崖之上,而桥则横跨在深不见底的涧谷中,这些景象都极富想象力,也凸显了山区通道的艰险。

接下来的几句“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 描写的是行者在这险峻山路上的辛勤攀登,以及自然景观中的动植物生长,通过对比和隐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星躔牛斗北,地脉象牙东。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 这几句则是描绘山中星辰分布,以及自然地理特征,并表达了对山势变化和高度不同景观共同感受的赞美。

"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风。" 这几句通过水流、雨声、日光与彩虹等自然元素,传递出诗人对大自然不变法则和生机的赞叹。

最后,“坚贞深不惮,险涩谅难穷。有异登临赏,徒为造化功。” 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宏伟景象时,对自然坚定不移的情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石门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观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43)

杜审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 字:必简
  • 籍贯:中国唐朝襄州襄阳
  • 生卒年:约645-708

相关古诗词

春日江津游望

旅客摇边思,春江弄晚晴。

烟销垂柳弱,雾捲落花轻。

飞棹乘空下,回流向日平。

鸟啼移几处,蝶舞乱相迎。

忽叹人皆浊,堤防水至清。

谷王常不让,深可戒中盈。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扈从出长安应制

分野都畿列,时乘六御均。

京师旧西幸,洛道此东巡。

文物驱三统,声名走百神。

龙旗萦漏夕,凤辇拂钩陈。

抚迹地灵古,游情皇鉴新。

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

禹食传中使,尧樽遍下臣。

省方称国阜,问道识风淳。

岁晚天行吉,年丰景从亲。

欢娱包历代,宇宙忽疑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赠苏味道

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

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

雁塞何时入,龙城几度围。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南海乱石山作

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

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