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奇丽妙绝天下柳子厚记訾家洲亭粗见其略余以六月六日度桂林岭欲更仆诣象属暑甚遂少留日从诸公于岩穴之下穹林巨壑近接阛阍之中远不过城闉之趾居高望远夸雄斗丽殆不可状择其尤者以十诗记之名之曰桂林十咏.龙隐岩

跳波触石喧,古木抱崖拥。

老蛟压泥蟠,一笑作潭洞。

孤峰起崷崒,哀壑浩呼汹。

腥风噤蛙淫,冻雨落毛氄。

凛凛白昼寒,瘴发立尽耸。

旱气曛日黄,缩爪但阴拱。

悠然四大海,敛此一毛孔。

安得化为霖,蕙叶有光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壮丽与奇特,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老蛟压泥蟠”、“腥风噤蛙淫”、“冻雨落毛氄”,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溪流的喧嚣、古木的苍劲以及风雨的威力。同时,“孤峰起崷崒,哀壑浩呼汹”则突出了山峰的峻峭和山谷的深邃,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探讨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凛凛白昼寒,瘴发立尽耸”、“旱气曛日黄,缩爪但阴拱”,通过对比白昼与夜晚、旱季与雨季的景象,反映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最后,“悠然四大海,敛此一毛孔”表达了对大自然广阔无垠的敬畏之情,而“安得化为霖,蕙叶有光宠”则寄托了诗人希望自然界的恩泽能够惠及人间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宇宙万物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雉山岩昔有僧结庵此山中诵法华经野雉日一集听之至终卷乃去率以为常忽数日不至山下有妇人产子腰胁间馀雉毛数寸寺有石纪其事

顽石解首肯,老松闻肘回。

野鸟集隅坐,听法时一来。

山僧古佛徒,一龛寄岩隈。

哀此堕卵状,点砾妙夺胎。

休去复歇去,呱呱见啼孩。

独此腹胁馀,斑斑尚毰毸。

精通日月贯,义动金石开。

异事垂千年,仆碑卧苍苔。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雉山岩昔有僧结庵此山中诵法华经野雉日一集听之至终卷乃去率以为常忽数日不至山下有妇人产子腰胁间馀雉毛数寸寺有石纪其事.永宁寺佛阁五代末马氏据有荆广时其子賨所营也阅二百年壮丽如故有画像存焉状貌魁梧称其阁云

一念去来想,万象起灭境。

方寸有所营,可与天地永。

五季日寻戈,四海环沸鼎。

炎方一旅平,烽冷夜彻警。

梯空出高营,飞阁冠五岭。

照耀人天上,变灭弹指顷。

故物二百年,虎死尚炳炳。

小立梯层阑,乌鸟聚落景。

形式: 古风

雉山岩昔有僧结庵此山中诵法华经野雉日一集听之至终卷乃去率以为常忽数日不至山下有妇人产子腰胁间馀雉毛数寸寺有石纪其事.西山超然亭

庞区翳榛莽,地瘴藏百怪。

西山何轩轩,拔脚风尘外。

中萦一线蟠,侧立两壁对。

旁连九疑高,远控三湘大。

孤亭坐林杪,俯见飞鸟背。

号弓泣二女,禦魅窜四罪。

谁去窘拘囚,故自脱天械。

飘飘思凌云,万里风雨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