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应祈呈桂帅二首(其一)

山椒云气佳,林表雨声急。

元戎郊坰去,归骑旌旆湿。

老夫不能陪,凉傍竹窗入。

儿报夕阳明,环城碧簪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翻译

山上的花椒树蒸腾着云雾般的香气,树林间的雨声急促而密集。
主将已经前往郊外,归来时骑马的旗帜都被雨水打湿了。
我这老者无法随行,只有清凉的竹窗风陪伴我。
孩子来报,夕阳已明亮起来,环绕城池的绿色树木如玉簪般矗立。

注释

山椒:花椒树。
云气:蒸腾的雾气。
林表:树林的表面。
雨声:雨的声音。
急:快速,急促。
元戎:主将,将军。
郊坰:郊野。
归骑:返回的骑兵。
旌旆:旗帜。
湿:被水打湿。
老夫:我(指诗人)。
陪:陪同。
凉:清凉。
竹窗:竹制窗户。
儿报:孩子报告。
夕阳:落日。
明:明亮。
环城:环绕城市。
碧簪:绿色的玉簪状树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和军事活动的场景。"山椒云气佳"写出了山巅缭绕的云雾之美,"林表雨声急"则传达出雨势急促而清脆的声音。"元戎郊坰去"暗示将领率领军队外出,"归骑旌旆湿"描绘了他们归来时衣甲湿润,旌旗飘摇的壮观画面。

诗人自谦未能陪同,只能在竹窗边感受凉意,"凉傍竹窗入"流露出闲适与遗憾之情。最后两句"儿报夕阳明,环城碧簪立"以儿童报知夕阳已明,映衬出城墙如碧玉簪般静立的宁静,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对和平宁静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既有自然美又含人事活动的夏日诗篇,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家酿红酒美甚戏作

曲生奇丽乃如许,酒母秾华当若何。

向人自作醉时面,遣我宁不苍颜酡。

得非琥珀所成就,更有丹砂相荡磨。

可怜老杜不对汝,但爱引颈舟前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晁侍郎折赠芍药三种

室空无侍者,终日延白光。

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

得非散花天,来试铁石肠。

非罗复非绮,何物为衣裳。

或浓若猩血,或浅若鹅黄。

或如淡胭脂,薰以百和香。

竟不可意解,发书问何祥。

乃知延阁老,买得从维扬。

自不耐渠恼,幽怀可禁当。

牢辞又不敢,熟视徒彷徨。

吾闻诸古人,物美应献王。

呼儿燎沈水,持以供虚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海棠洞

玉颊酒潮红,醉头扶不举。

杜老岂无诗,应为六丁取。

形式: 五言绝句

瓶中梅

小窗水冰青琉璃,梅花横斜三四枝。

若非风日不到处,何得色香如许时。

神情萧散林下气,玉雪清莹闺中姿。

陶泓毛颖果安用,疏影写出无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