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寺古专宜僻,居深自作幽。
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
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
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偏僻之处的古老寺庙,其深藏于山林之中,自然环境显得静谧而幽深。诗人兴致勃勃,即使路途遥远也不怕,专心于创作诗句,尽管过程可能艰辛,但他并不因之感到忧愁。他的才情超凡,仿佛前无古人,胸怀宽广如海,不受世俗羁绊。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很难与他人深入交谈,但即便冒着风雨,也愿意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思想。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艺术纯粹性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法筵应供赖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
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馀霞。
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
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去岁寻山有旧题,重来似与故人期。
回峦俯仰如迎客,流水喧鸣拟索诗。
岭路依危通鸟过,吾身趁健白云随。
自怜久快屠门嚼,欲往安能久茹芝。
朝下公门不曳裾,身宽心远等林居。
传家声烈三公后,贮腹平生万卷馀。
藤架倚春听语鸟,石池迎日数游鱼。
人言酷似牢之舅,未有新诗锦不如。
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钵催。
九日风光堪落帽,中年怀抱更登台。
江山信美因人胜,萸菊逢辰满意开。
二谢风流今复见,千年留句待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