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蜡祭十三首(其一)东西郊降神用《高安》

天锡康年,四方顺成。乃通蜡祭,索享于明。

金石四作,羽旄翠旌。神来宴娭,泽被群生。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翻译

上天赐予长久的安宁,各地都呈现出和谐景象。
于是举行蜡祭,向光明之神祈求恩惠。

注释

天锡:上天赐予。
康年:长久的安宁。
四方:各地。
顺成:和谐景象。
乃:于是。
蜡祭: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蜡烛或蜡制模型献祭。
索享:祈求恩惠。
于:向。
明:光明之神。
金石四作:各种金属和石头制作的乐器齐鸣。
羽旄:羽毛装饰的旗子。
翠旌:翠绿色的旗帜。
神来宴娭:神灵降临欢宴。
泽被:恩泽普照。
群生:众生,百姓。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的古诗,内容描绘的是一个祭祀活动的盛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安宁,以及人们对于神灵祭祀的尊重和期待。

"天锡康年,四方顺成" 表示了一种太平盛世的情景,天下太平,四面八方都归顺了,这是古代中国理想中的统一和谐图景。"乃通蜡祭,索享于明" 描述的是祭祀活动的举行,通过点蜡烛来祭祀神灵,以求得光明和智慧。

接下来的"金石四作,羽旄翠旌" 突现了祭祀时使用的器物和装饰,这些都是用来表达对神灵崇敬之情的。最后两句"神来宴娭,泽被群生" 则描绘了一幅神灵降临,人们共享福泽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和物品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太平盛世的赞颂,展现了古人对于神明的敬畏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向往。

收录诗词(1566)

郊庙朝会歌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社近记穿黄茧子,雨前趱摘紫枪旗。

形式: 押[支]韵

题谯楼

画角吹来岁月深,谯楼无古亦无今。

不如归我龙山去,松柏青青何处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箴仲殊

大道久凌迟,正风还陊隳。

无人整颓纲,目乱空伤悲。

卓有出世士,蔚为人天师。

文章通造化,动与王公知。

囊括十洲香,名翼四海驰。

肆意放山水,洒脱无羁縻。

云轻三事衲,瓶锡天下之。

诗曲相间作,百纸顷刻为。

藻思洪泉泻,翰墨清且奇。

惜哉大手笔,胡为幽柔词。

愿师持此才,奋起革浇漓。

骛彼东山嵩,图祖进丰碑。

再续辅教编,高步凌丹墀。

它日僧史上,万世为蓍龟。

迦叶闻琴舞,终被习气随。

伊予浮薄人,赠言增忸怩。

倘能循我言,佛日重光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壁

云兮云兮,变化有神灵兮。

捲起地下黄,飞去天上青兮。

仙人乘云天尺五,借我清阴覆赤土。

云间逍遥人间苦,年年苦时望君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