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定座咏》由唐代诗人朱君绪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宇宙真理和修行智慧的探索与领悟。
首句“大道无为中,积气运起形”,开篇即揭示了宇宙万物生成的奥秘,认为宇宙运行遵循着无形的大道,万物在自然的积累与运动中形成。这里的大道,指的是超越物质表象的宇宙本源法则,是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
接着,“为众设桥梁,故遗无等经”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大道对于众生的意义。它如同为众生架设了一座通向真理的桥梁,使得人们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里的“无等经”,可能是指超越一切经典教义的至高真理,强调了大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修之得长乐,莫有三界生”则表达了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永恒的快乐与安宁,摆脱了生死轮回的束缚,超脱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外。这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涅槃境界,即超越生死苦海,达到心灵的彻底净化与解脱。
最后,“烧去六尘垢,一心静念听”点明了修行的关键在于去除内心的杂念与欲望(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保持一颗清净的心灵,通过专注与冥想,倾听内心的声音,实现自我认知与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定座咏》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宇宙真理、修行智慧以及心灵解脱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