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六首(其二)

刘项龙虎争,遗民尽疮痏。

故掾入收律,诸将醉斫柱。

四老亦强出,两生终不起。

三王盛礼乐,竟为吕政燬。

乌乎百代下,汲汲岂无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项炯所作的《感秋六首》之二,通过历史典故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刘项龙虎争”,指的是汉初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激烈争夺天下之战,比喻历史上英雄豪杰之间的激烈竞争。“遗民尽疮痏”则描绘了战争后百姓流离失所、饱受创伤的社会景象。接着,“故掾入收律,诸将醉斫柱”描述了官吏执法不公、将领放纵酒色的腐败现象,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丧。

“四老亦强出,两生终不起”中的“四老”可能是指古代四位贤士,他们虽有才能却难以施展;“两生”可能指两位有才华的人才,最终未能有所作为。这反映了人才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无奈与悲哀。

“三王盛礼乐,竟为吕政燬”提到了周朝的三位明君(太王、文王、武王)推行的礼乐文明,最终被吕后(吕政)破坏,象征着文明与秩序的衰败。

最后,“乌乎百代下,汲汲岂无意”表达了诗人对于百代之下(即后代)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对于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急功近利行为的批评,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性弱点和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2)

项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倜傥,端行绩学,通群经大义,为时名儒。尝居吴中甫里书院。工诗。有《可立集》

  • 字:可立
  • 籍贯:元台州临海
  • 生卒年:1278—1338

相关古诗词

感秋六首(其三)

洛阳少年人,英风振四方。

三表与五饵,可以绐中行。

胡为恸岁馀,不一试而亡。

曾颜虽鲁愚,岂曰终荒唐。

天才何代无,养之当有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秋六首(其四)

班超负奇气,投笔西出关。

风尘髀肉消,日月鬓毛斑。

苟可利吾国,何必求生还。

伟哉马伏波,竟死壶头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感秋六首(其五)

云雨手翻覆,越盟久已寒。

尺布与斗粟,意态尤可怜。

狂奴豹隐雾,故人龙在天。

鹤书访羊裘,贱贵何足言。

形式: 古风

感秋六首(其六)

今年深入山,逝将同木石。

时读古人书,抚髀成感激。

颜生虽陋巷,易地亦禹稷。

彬彬韶辂冕,损益文与质。

杜陵安知此,妄语同盗蹠。

哀哉畴我晤,长林月如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