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从绍兴一日渡江至圣因寺行宫的旅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
首联“朝辞馀暨暮钱塘,片刻长江稳渡航”开篇即点明行程,从余暨出发,傍晚抵达钱塘,虽是短暂的航行,却也显得平稳而从容。诗人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融入诗句之中,营造出一种时空流转的韵律感。
颔联“未免情殷恋西子,不殊风便送滕王”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深情眷恋。西子湖畔的美丽景色让人心生留恋,滕王阁前的和风似乎也带着诗人前往的意愿,两处景致的对比,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了对旅途的期待与向往。
颈联“快晴乍觉烘山翠,弦月遥疑钓水光”描绘了天气转晴后,阳光照耀下的山色更加翠绿,仿佛被烘烤一般,而远处的弦月在水中倒映,如同钓鱼人所见的水面波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尾联“十亩行宫游不足,憩閒命笔玉兰堂”则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在行宫中游玩的时间有限,但仍然意犹未尽,最后在玉兰堂内停下脚步,提笔记录下这段旅程的美好回忆。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流露出其文人雅士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展现了清朗秀丽的江南风光,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