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怨

碧瓦高梧响疏雨,坐倚薰笼时独语。

守宫一著死生休,狗走鸡飞莫为女。

云间箫鼓夜厌厌,禁漏谁将海水添。

一春门外羊车过,又见秋风拂翠帘。

总把丹青怨延寿,不知犹有《竹枝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名为《秋风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主人公内心的哀怨之情。

首句“碧瓦高梧响疏雨”,以清冷的秋雨点点滴滴落在碧瓦高梧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坐倚薰笼时独语”描绘了主人公独自坐在薰香炉旁,轻声细语的情景,透露出一丝孤独与忧郁。

“守宫一著死生休,狗走鸡飞莫为女”,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主人公的命运比作守宫(一种棋子)的一着决定生死,暗示其命运多舛。同时,以“狗走鸡飞”形容世事无常,强调了主人公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云间箫鼓夜厌厌,禁漏谁将海水添”,这里通过夜间的箫鼓声与时间的流逝,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哀愁,仿佛时间在无声中加速流逝,无人能阻止这悲凉的时刻。

“一春门外羊车过,又见秋风拂翠帘”,这两句描述了一年四季的更迭,春去秋来,门外的羊车匆匆经过,而秋风则轻轻拂动着翠绿色的窗帘,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总把丹青怨延寿,不知犹有《竹枝盐》”,表达了主人公对生命的不满与抱怨,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也未能忘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如同《竹枝盐》这样的音乐,虽不能改变现实,却能在心中留下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主人公在秋风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哀怨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舟怨

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少妇动离情。

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洛阳城。

南风吹橹声,北雁鸣嘤嘤。

江流望不极,相思春草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征人怨

瀚海风烟扫易空,玉关归路几时东。

塞垣可是秋寒早,一夜清霜入镜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塞上曲

平沙细草散羊牛,几簇征人在戍楼。

忽见陇头新雁过,一时回首望南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后平湖曲

越女颜如花,吴儿洁于玉。

天教并墙居,不著同被宿。

美人一笑千黄金,连城不博百年心。

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秋风拂罗裳,秋水照红妆。

举头见郎至,低头采莲房。

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意未觉藕丝长。

与郎期何许,眼碍同舟女。

春波澹澹无尽情,双星盈盈不得语。

十里平湖艇子迟,岸花汀草伴人归。

鸳鸯惊起东西去,惟有蜻蜓接翅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