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经略成诵;白日长无为。
这副集字联出自清代文人俞樾之手,以“金经略成诵;白日长无为。”为内容,巧妙地融合了对学问精进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金经略成诵”一句,金经略,取自《论语·学而》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在强调君子应言行一致,注重实践。成诵则意味着将知识内化,通过反复诵读,达到深入理解与记忆。此句既是对个人学习态度的倡导,也是对知识积累与实践结合的重视。
“白日长无为”一句,则借用了《庄子·养生主》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表达了对生命有限而知识无穷的感慨,以及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有意义生活的哲学思考。白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无为则是对消极放任生活的否定,鼓励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积极作为,追求精神与道德的提升。
整体而言,这副集字联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还蕴含了对后人的勉励与启示,即在学习与生活中,既要勤奋努力,不断充实自我,又要珍惜时间,积极进取,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不详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乱流自起灭;远山时有无。
相亲维白石;所诵此金经。
山去天不远;石无土而高。
臣以壹经自乐;史称万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