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总督电奏有大祸将临语闻而感赋

事过方知大祸临,君臣相对但沾襟。

死棋著著犹堪覆,长夜漫漫直到今。

三户亡秦那可得,诸公误国是何心。

当时痛哭书还在,吞炭年来口已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袁总督电奏有大祸将临语闻而感赋》由清代诗人李希圣创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感慨。

首联“事过方知大祸临,君臣相对但沾襟”,描绘了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灾难即将来临的情景,君臣相对,泪水涟涟,形象地展现了面对危机时的无奈与悲痛。

颔联“死棋著著犹堪覆,长夜漫漫直到今”,以“死棋”比喻无法挽回的局面,即使再做努力也无济于事;“长夜漫漫”则象征着漫长的苦难与等待,暗示了问题的复杂和解决的艰难。

颈联“三户亡秦那可得,诸公误国是何心”,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三户亡秦的故事,强调了小人物也能改变历史的力量,而“诸公误国”则直指当权者的失职与失误,对国家的未来深感忧虑。

尾联“当时痛哭书还在,吞炭年来口已瘖”,以“痛哭书”比喻记录历史的文献,即使在痛苦中留下了文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声音可能逐渐被遗忘或沉默,暗含了对历史记忆与个人表达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当权者责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时

惨澹乾坤火厝薪,銮舆无地可蒙尘。

横流到处将安往,上帝高居已不神。

郿坞燃脐方恨晚,庙堂食肉汝何人。

膏肓尚有回天药,虎豹当关不敢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幽愤

梦里瞻天尚戴盆,灵氛从不省烦冤。

三长已化苌弘血,九死难招宋玉魂。

明月只今怀故国,夕阳何处是中原。

沧桑一任供华发,渭水铜槃有泪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东事急

从来死病走神医,衔索枯鱼悔已迟。

六里有心欺楚使,二陵无泪哭秦师。

前途税驾真焉极,政府非才恐不支。

今日人间是何世,西风雨急雁来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月十六日广雅尚书宅集即席赠别樊按察分得佳韵(其一)

谢公座上酒如淮,更对云山日夕佳。

前辈起居关气数,永和人物外形骸。

文章丽雅孤飞凤,鼓吹清贫两部蛙。

怕听玲珑歧路唱,潮平日落是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