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蕴文

飘零海角悟平生,岂料王孙肯远行。

迟日待君游化国,凄风要我到愁城。

诗书灰烬宁无梦,翰墨馨香尚有情。

闻道东京已返跸,箕云缑月得秋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遥远的海边漂泊,深感人生无常,没想到你会愿意长途跋涉。
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待你游览仙境,寒风吹过仿佛要带我去到忧郁的城池。
虽然书籍已成灰烬,但心中的梦想和墨香犹存。
听说你已经从东京返回,回到家乡,秋天的农事正忙。

注释

飘零:漂泊。
海角:偏远之地。
悟:领悟。
岂料:没想到。
王孙:贵族子弟或远方的朋友。
肯:愿意。
远行:长途旅行。
迟日:温暖的日子。
化国:仙境或理想之地。
凄风:寒冷的风。
愁城:比喻忧郁或困境。
诗书灰烬:书籍成为灰烬,象征过去的记忆。
宁无梦:难道没有梦想。
尚有情:仍然有情感。
东京:古代地名,这里指京都。
返跸:返回车队,引申为回归。
箕云缑月:形容归乡的景象,如箕星和缑山的月亮。
秋耕:秋季的农耕活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视蕴文》。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海角的飘零之感,以及对远方友人王孙肯来探访的意外惊喜。"迟日待君游化国,凄风要我到愁城"描绘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时光,但又为离别和愁绪所困扰的情景。"诗书灰烬宁无梦,翰墨馨香尚有情"则展现出诗人对知识文化的坚守和对友情的执着,即使岁月流转,书籍虽残,情感犹在。最后,诗人得知友人即将从东京返回,心中充满欣慰,想象着秋耕的日子,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体现了晁说之的诗风。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金陵二首(其二)

上帝于人靡有常,江流何处任兴亡。

干戈揖逊一锡杖,社稷山川半面妆。

故自无人比叔子,尚怜有意保襄阳。

白头难待太平策,万国明朝建治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金陵二首(其一)

金陵形势眼中见,一吊兴亡梦寐间。

侯景长驱走龙虎,王敦内叛压江山。

中原有主申明命,下国何人敢肆奸。

白首自伤归未得,此身何处得清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顷客解梁有诗云中条山下读周易定是前身关子明是时频与张芸叟侍郎通书亦尝寄此诗呈视今再过此郡遇芸叟之客王六东起感怀而作

坂路十年尘坱身,不知何事往来频。

敢言上国非吾土,自许中条是故人。

志在韦编徒寡与,人亡陆海漫多珍。

龙门有客暂相值,颇话年来亦苦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南充大兄尝梦见予作诗见寄次韵和呈

仙山能梦我,书帙正思君。

一德谁荣滞,群儿谩戚欣。

过秦何必论,喻蜀却须文。

未落丰碑笔,唯贪辨惑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