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幼磨铁砚翁同学,晚捧铜槃客鲜从。
十二相宁分虎鼠,两家子各判猪龙。
有时扪虱灯前话,亦或骑鲸海上逢。
自是老人眠睡少,梦回原不为晨钟。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幼磨铁砚翁同学,晚捧铜槃客鲜从"通过对比两个不同年龄段人士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其中“幼磨铁砚”象征着年轻时期的刻苦学习,“晚捧铜槃”则表达了老年时期的安贫乐道。接下来的"十二相宁分虎鼠,两家子各判猪龙"通过对动物的比喻,展示了一种平和、不争的生活哲学。
中间两句"有时扪虱灯前话,亦或骑鲸海上逢"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扪虱”即是清理身上的虱虫,表现出一种简朴无华的生活,而“骑鲸海上逢”则是一种浪漫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自是老人眠睡少,梦回原不为晨钟"透露出诗人的超然与淡定。他虽然年迈,但并不因而焦虑,更不被世俗的规律所束缚,即使是在梦中,也是超脱尘世,不受晨钟的牵绊。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自由、平和、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玉堂岂必胜茅斋,误得虚名与谤偕。
法吏淬磨真出角,先生度量莫窥涯。
谤书堪丑毋庸辨,闷赋虽工未易排。
已设葛幮安菊枕,投床不觉到无怀。
久矣设罗无客至,居然执简尚予从。
微辞幸不遭阳虎,几谏谁能谅触龙。
窃曼倩桃无复味,闻安期枣有谁逢。
残年饮啄随缘过,能费支离粟几钟。
老病难持绣佛斋,田翁泥欲与之偕。
凤凰渺渺翔千仞,牛马区区辨两涯。
骥尾传休劳附见,蛾眉班不待推排。
得君小住为佳耳,姑置闲谈叙别怀。
俊物终当腾踏去,钝桹犹欲溯洄从。
邻家东岂无□子,小屋西堪住士龙。
掷笔不求佳传作,署门怕与恶宾逢。
山歌亦自谐音节,莫管人嘲似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