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诸暨俞州判

北风萧萧吹江芦,清霜载道冰在须。

奚奴束书催上车,政成卷旆归京都。

暨阳眇处天一隅,里闾凋瘵烦爬梳。

负戈攘臂众暴寡,探囊胠箧争捐躯。

天民秉彝同好德,椎牛端为饥寒驱。

倅州宽惠别淑慝,瘅恶岂必连妻孥。

甘棠蔽芾有馀荫,百里宁谧无援桴。

存心忠孝本天性,为政固与常人殊。

寿昌自乐归河中,希文隐忧居江湖。

白云舍近毕至愿,青霄路迥宁踌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谦的《送诸暨俞州判》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友人赴任诸暨时的场景及对友人的勉励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官场的复杂与人性的光辉。

首句“北风萧萧吹江芦”,描绘了送别时节的寒冷景象,北风呼啸,芦苇摇曳,营造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清霜载道冰在须”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严寒,霜冻覆盖道路,冰霜凝结于须发之上,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恶劣。

“奚奴束书催上车”一句,通过仆人催促友人上车的情景,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远行的路程,充满了离别的不舍与期待。而“政成卷旆归京都”则表达了友人完成政务后,满载荣誉返回京城的自豪感。

接下来,“暨阳眇处天一隅,里闾凋瘵烦爬梳”两句,点明了友人将要前往的诸暨地理位置偏远,乡间民生凋敝,需要友人去整顿治理。这既是对友人能力的肯定,也寄寓了对友人使命的期待。

“负戈攘臂众暴寡,探囊胠箧争捐躯”描绘了友人面对社会不公时的勇敢与担当,他不仅以武力保护弱者,更以智慧和行动争取正义,甚至不惜牺牲自我。

“天民秉彝同好德,椎牛端为饥寒驱”体现了友人以仁爱之心治理百姓,他如同古代圣贤一样,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之人,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倅州宽惠别淑慝,瘅恶岂必连妻孥”表明友人在治理过程中秉持公正,不滥施酷刑,即使惩罚罪犯,也考虑到其家庭,体现了宽厚与仁慈。

“甘棠蔽芾有馀荫,百里宁谧无援桴”赞扬了友人治理有方,使得地方安宁,百姓生活稳定,如同甘棠树荫庇护下的百姓,享受着和平与宁静。

最后,“存心忠孝本天性,为政固与常人殊”强调了友人内心忠诚孝顺,其执政风格与众不同,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寿昌自乐归河中,希文隐忧居江湖”以历史人物寿昌和希文为例,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白云舍近毕至愿,青霄路迥宁踌躇”以自然景象作结,寓意友人前程似锦,无论未来之路如何遥远,都应坚定前行,充满信心。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赴任诸暨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69)

许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字:益之
  • 号:白云山人
  • 籍贯:金华
  • 生卒年:1270—1337

相关古诗词

题姑苏台

姑苏城上姑苏台,青山百里娥眉开。

平郊如掌思清远,昔人乐极曾生哀。

大雠未复敌不死,壮志消磨侈心起。

会稽捷甲功自多,种蠡深谋诚未已。

不知佳冶能倾国,暮暮朝朝醉春色。

勋臣抉眼视东门,越女还为越人得。

只今兴废总成空,惟馀碧草摇凄风。

可怜千古台前水,不洗当年甬东耻。

形式: 古风

友人招饮榴花下

狞风恶雨消馀春,春归到处成清阴。

万枝浓绿幻春色,绛葩丹蕊俄森森。

祝融行部过九地,误纵炬火烧园林。

艳妆炙日色更好,泠泠著雨红尤深。

浩歌相对作痛饮,有花为伴非孤斟。

支颐半醉不成梦,恍惚参错供微吟。

只愁明日便摇落,徘徊欲去还重临。

会须秋风折珠实,当载樽酒相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王斗山

骨肉斯文气味投,春风芹藻忆同游。

故人别后无青眼,此日相逢尽白头。

匣剑光横南斗夜,凤梧阴冷岘山秋。

惟应且试连鳌手,未许江干下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青田大鹤洞

榕影扶疏路九回,仙家那复著尘埃。

山间田在牛终隐,石上巢空鹤下来。

丹灶无灰惟白草,剑锋遗迹自苍苔。

洞中道士今何处,三扣云关杳莫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