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唐代创作的,名为《别陶副使归南海》。诗中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描绘了一场离别之情。
首句“南越归人梦海楼”,设定了一个南归者在海边楼阁中怀念远方故土的情景。“南越”指的是古代的南越地区,即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归人”则是指离开北方回到这片土地的人。梦海楼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标,更象征着离别之人的心境,他们在这里眺望远方,思念家乡。
第二句“广陵新月海亭秋”,则描绘了一幅秋夜新月下的景象。“广陵”古属南越地界,今指江苏扬州一带,“新月”给人以清凉而宁静的感觉,“海亭”则是观赏海景的建筑。在这月色与海风的伴随下,诗人通过“秋”字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
第三句“宝刀留赠长相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宝刀在古代往往象征着珍贵和坚定不移的情谊,“留赠”则是送给别人的意思,这里表示诗人将这份珍贵的东西留作纪念,传递的是长时间的思念。
最后一句“当取戈船万户侯”,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戈船”是古代战船的称呼,“万户侯”则是在战事上有功而被封为侯爵的意思。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于即将离别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如同勇猛的战士,乘坐战船,去征服未知的世界,最终赢得荣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期待,以及对于离别之痛的真实抒发。
不详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