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僧不遇

幽蹊漫石水纵横,远见孤云与塔平。

特抱琴来僧已出,欲因山伫鹤先行。

交鸣野鸟嘲风暖,乱发林花趁雨晴。

墙壁淋漓题墨遍,诗成懒得更留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寻僧不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幽蹊漫石水纵横”,通过“幽蹊”(隐蔽的小径)和“漫石水纵横”,展现了小路蜿蜒,溪流潺潺的环境,隐含着寻找僧人的探索之趣。

“远见孤云与塔平”进一步描绘了开阔的视野,孤云与塔相接,暗示出僧人所在之处的宁静与超然。接下来,“特抱琴来僧已出”,诗人特意带着琴来访,却发现僧人已经离去,流露出一丝遗憾和期待。

“欲因山伫鹤先行”写诗人决定在山中等待,期待能见到鹤的身影,反映出对僧人踪迹的追寻和对自然的融入。野鸟“交鸣嘲风暖”,雨后“林花趁晴”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诗人借此寓言自己的心境。

最后两句“墙壁淋漓题墨遍,诗成懒得更留名”,诗人沉浸在创作之中,即使墙壁上已经满是题诗,也懒得署名,表达了他对艺术追求的纯粹和对名利的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寻僧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出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烧丹道人

真不能全道强名,东铅西汞诧煎烹。

痴人梦被黄金惑,浮世忙因白日生。

敝屦市廛双草健,破冠尘土一瓜横。

欺心玩弄神仙术,欺到死时心始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泊百花洲效岑参

长濠春来水如油,吴王昔日百花洲。

水流花谢三千秋,古人行乐今人愁。

沈沈细雨停孤舟,岸上人家灯满楼。

红帘火影照中流,还闻吹箫楼上头。

客梦不熟翻黄紬,翻黄紬,夜悠悠,拂吴钩,赋远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张光弼歌风台韵

大风起兮云飞扬,游子归来寻故乡。

乡中父老认天子,会酒击筑歌慨慷。

载歌载舞未为央,留之十日未为长。

畅然草木尚有感,满眼故旧情何当。

丈夫志已酬咸阳,壮心何用泣数行。

四海一家何论沛,猛德何法守四方。

千秋万岁邈在后,魂兮不归天地荒。

高台已夷烟草黄,樵童牧竖谈汉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沧浪亭故址为僧所居

一池风月十亭多,费价其如四万何。

今日沧浪休问主,百年兴废本同波。

煎茶又勺吴僧钵,濯足空传孺子歌。

只在城南自清彻,车尘马足有谁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