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待制浦五首(其三)

就养今西府,趋庭国柄臣。

上思耆艾久,诏问起居频。

赠典河图贵,佳城马鬣新。

丹青虽可画,那复见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赵鼎臣为李待制浦所作的挽诗之一,具体为第三首。通过对李待制浦在朝廷中的地位、朝廷对其的关怀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感与对逝者的尊敬。

首先,“就养今西府,趋庭国柄臣”,这两句描绘了李待制浦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他作为国家重臣的职责。"就养"意味着他被朝廷重用,"西府"可能是指当时的官署或宫廷,暗示其职位之高;"趋庭"则表示他积极地履行着作为国家重臣的职责。这两句通过空间位置的变化,形象地展示了李待制浦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贡献。

接着,“上思耆艾久,诏问起居频”,这两句表达了朝廷对李待制浦的长期关怀和频繁询问。"耆艾"在这里指年长而有经验的官员,"上思"表明皇帝对他的思念之情,"诏问起居频"则说明朝廷对其生活和健康状况的关心。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尊重和爱护。

然后,“赠典河图贵,佳城马鬣新”,这两句描述了李待制浦去世后朝廷给予的隆重葬礼和尊贵待遇。"赠典河图贵"可能指的是朝廷为他举行的葬礼仪式的庄严和隆重,"河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部记载宇宙万物起源和变化规律的书籍,这里借以形容葬礼的庄重和对逝者的尊重;"佳城马鬣新"则描绘了墓地的新鲜与整洁,"佳城"指墓地,"马鬣"原指马鬃毛,这里比喻墓地的草木茂盛,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逝者受到的纪念。

最后,“丹青虽可画,那复见斯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待制浦逝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无法再见到他的遗憾。"丹青"在这里指绘画艺术,"画"字暗示了对逝者的怀念和追忆,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无法挽回的无奈和悲哀。这两句诗深刻地传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李待制浦生前事迹的回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朝廷对他尊敬与关怀的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和不可逆转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李待制浦五首(其四)

人物推河内,英灵禀太行。

先生虽隐晦,嗣子遂腾骧。

尧舜亲延接,夔龙日赞襄。

于门高未了,不惜更轩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李待制浦五首(其五)

往昔陪尊俎,从容接话言。

骨虽如鹤瘦,语尚作春温。

一梦人琴失,流年日月奔。

空馀华屋处,愁绝向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挽傅奉议三首(其一)

行义推乡里,才华动搢绅。

六经常自醉,一室故安贫。

未觉蒲轮晚,俄悲薤露新。

他年儒学传,莫谓史无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傅奉议三首(其二)

往日调商鼎,当年筑汉坛。

从容作霖雨,谈笑斩楼兰。

每恐风流尽,空馀琬琰刊。

承家今已矣,清泪一汍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