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提刑辞宋国,奉使到燕都。
入贡能全璧,怀归不献图。
看羊居北海,化鹤返西湖。
楚客歌哀些,临棺奠酒壶。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汪元量所作,名为《青阳提刑哀些》。从其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感慨的诗篇。
诗的开头“提刑辞宋国,奉使到燕都”直接点出了诗人身处的历史背景与个人境遇。提刑指的是官员离职或调任,辞别宋国而北上燕地,可能是由于战争、政局变动或其他原因所致。
接下来的“入贡能全璧,怀归不献图”则透露出诗人在外交使途中的辛酸与无奈。全璧意味着完好无损,而怀归不献图则是说尽管带回了礼物却不愿意呈现出来,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看羊居北海,化鹤返西湖”这一句,则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诗人的情感。北海与西湖都是远离故土的地方,而羊与鹤在这里代表着孤独和变化,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流离失所命运的无奈之感。
最后,“楚客歌哀些,临棺奠酒壶”则是诗人的深沉哀叹。楚客指的是远方来的旅者,而临棺奠酒壶则是在墓前饮酒以寄托哀思,这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生命的珍视,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
总体来看,汪元量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的忧虑、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逝去岁月的哀伤。这样的情感流露,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心声。
不详
敕使穿云破湿苔,水边坐石更行杯。
翩翩野鹤飞如舞,冉冉岩花笑不来。
乱木交柯盘圣井,数峰削玉并仙台。
平明绝顶穷幽讨,更上青城望一回。
羊角山高锁战尘,春风吹草绿孤城。
鹊巢逊与鸠夫妇,燕幕能容雁弟兄。
今古废兴棋一著,萍蓬聚散酒三行。
悲歌曲尽故人去,笛响长江月正明。
夜来大醉别衡阳,今日长吟下楚湘。
翠藻青苹鱼市井,白蘋红蓼雁家乡。
江云起处濛濛湿,山雨来时陈陈凉。
攲枕不禁肝肺热,汪然流涕惜兴亡。
南岳阴阴松道凉,又骑站马望荆襄。
山中老柏滴寒翠,江上危峰撑夕阳。
昔往不堪经滟滪,此行重得看潇湘。
三宫万里知安否,何日檀栾把寿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