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年好景今露萤,试问谁濯沧浪缨。
随时动遭不事谤,洁己自觉太清生。
西风常次乐郊路,好酒不博当朝卿。
浩然十里马蹄疾,未到城门打鼓声。
这首宋诗《又次西郊即事韵三首(其三)》是廖行之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令变迁和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首句“一年好景今露萤”描绘了秋季的美好景色,以萤火虫的出现象征秋夜的宁静与清凉。接下来,“试问谁濯沧浪缨”暗示诗人洁身自好,不愿随波逐流,像沧浪之水洗涤高洁的志向。
“随时动遭不事谤”表达了诗人因坚持自我而招致非议,但他并不在意,保持着洁身自爱的态度。“洁己自觉太清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清高和自我净化的精神追求。
“西风常次乐郊路”写出了诗人漫步郊外,享受自然之乐,即使面对贬谪或困境,也能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乐趣。“好酒不博当朝卿”则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宁愿独酌自得,也不愿迎合权贵,保持独立的人格。
最后两句“浩然十里马蹄疾,未到城门打鼓声”,以马蹄疾驰和鼓声未至的形象,展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气概,即使身处逆境,也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季节变化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养禾欲雨稼欲晴,闵闵此事须天成。
湘田是处可穫稻,村酒纵饮无几萍。
老农欢喜自举白,俗士触缩谁飞英。
如今祇合谋一醉,功名富贵从浮生。
昔人逢秋每悲思,往往推本骚人言。
安知四时皆足乐,但愿一切长无冤。
山林朝市等昔梦,荣悴开落俱陈根。
不如沉醉了万事,春兰秋菊谁能论。
廷尉年来犴狱清,更凭藻鉴惠诸生。
新奇往往多闻罢,朴鲁区区亦竟成。
已见规模通造化,会看勋业正钧衡。
先生小试澄清手,天下颙颙望太平。
疾雷将雨风怒号,夜半破屋声嘈嘈。
平明野水一犁满,浮云忽散青山高。
三湘归来故清绝,半载何事徒捐劳。
可怜辜负春已晚,莺老花残空浊醪。